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LED的发展历程 | 第9页 |
·白光LED的研究意义和实现方式 | 第9-10页 |
·白光LED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0-11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第2章 稀土发光材料的概念及制备 | 第13-17页 |
·稀土元素的概念 | 第13页 |
·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 | 第13-15页 |
·影响发光特性的主要因素 | 第15页 |
·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5-17页 |
第3章 红色荧光粉K_2ZnSiO_4:Eu~(3+)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 第17-23页 |
·实验 | 第17-18页 |
·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 第18-22页 |
·样品的物相分析 | 第18页 |
·样品的激发谱与发射谱 | 第18-20页 |
·Eu~(3+)掺杂量变化对样品发光特性的影响 | 第20-21页 |
·样品的色坐标 | 第21-22页 |
·结论 | 第22-23页 |
第4章 绿色荧光粉K_2ZnSiO_4:Tb~(3+)的制备及其发光特性 | 第23-28页 |
·实验 | 第2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3-27页 |
·样品的物相分析 | 第23-24页 |
·样品的激发谱与发射谱 | 第24-25页 |
·Tb~(3+)掺杂量的变化对样品发光特性的影响 | 第25-26页 |
·样品的色坐标 | 第26-27页 |
·结论 | 第27-28页 |
第5章 红色荧光粉Na_2MgSiO_4:Eu~(3+)的发光性能 | 第28-35页 |
·实验 | 第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4页 |
·样品的物相分析 | 第28-29页 |
·样品的激发谱与发射谱 | 第29-31页 |
·Eu~(3+)掺杂量的变化对样品发光特性的影响及浓度猝灭机理 | 第31-32页 |
·样品的色坐标 | 第32-33页 |
·样品的时间分辨光谱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第6章 绿色荧光粉Na_2MgSiO_4:Tb~(3+)的制备及其发光特性 | 第35-42页 |
·实验 | 第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0页 |
·样品的物相分析 | 第35-36页 |
·样品的激发谱与发射谱 | 第36-37页 |
·Tb~(3+)掺杂量的变化对样品发光特性的影响及浓度猝灭机理 | 第37-39页 |
·样品的色坐标 | 第39-40页 |
·样品的时间分辨光谱 | 第40页 |
·结论 | 第40-42页 |
结束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