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引言 | 第10页 |
·锂离子电池简介 | 第10-12页 |
·锂离子电池基本组成 | 第10-11页 |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 第11页 |
·锂离子电池的优点与不足 | 第11-12页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六方层状结构材料LiMO_2(M=Co、Ni、Mn) | 第12-13页 |
·尖晶石型材料LiMn_2O_4 | 第13-14页 |
·橄榄石型材料LiFePO_4 | 第14-15页 |
·正硅酸盐材料Li_2FeSiO_4 | 第15-16页 |
·本文工作 | 第16-18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 | 第18-23页 |
·密度泛函理论(DFT) | 第18-20页 |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18页 |
·Kohn-Sham方程 | 第18-20页 |
·局域密度近似 | 第20页 |
·广义梯度近似 | 第20页 |
·玻尔兹曼理论 | 第20-21页 |
·玻尔兹曼方程 | 第20-21页 |
·电导率 | 第21页 |
·WIEN2k软件 | 第21-22页 |
·BoltzTraP软件 | 第22-23页 |
第3章 Li_2FeSiO_4材料的电子结构与导电特性 | 第23-31页 |
·Li_2FeSiO_4材料的晶体结构 | 第23-24页 |
·计算方法与参数设置 | 第24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4-30页 |
·结构稳定性 | 第24-25页 |
·电荷密度 | 第25-26页 |
·能带结构和态密度 | 第26-29页 |
·电导率弛豫时间比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过渡金属Fe位掺杂Li_2FeSiO_4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 第31-37页 |
·Li_2Fe_(1-x)V_xSiO_4(x=0.25, 0.5, 0.75)的模型构建 | 第31-32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2-36页 |
·结构稳定性 | 第32-33页 |
·态密度 | 第33-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5章 脱锂体系Li_yFe_(1-x)V_xSiO_4电子结构和平均电压的理论计算 | 第37-44页 |
·脱锂体系Li_yFe_(1-x)V_xSiO_4(y=1, 1.5, 2)的模型构建 | 第37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7-41页 |
·结构稳定性 | 第37-38页 |
·态密度 | 第38-41页 |
·Li_2Fe_(1-x)V_xSiO_4材料的平均电压的理论计算 | 第41-42页 |
·计算方法 | 第41页 |
·单个锂原子的基态总能量 | 第41-42页 |
·计算结果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6章 总结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