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一、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三、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2页 |
注释 | 第12-13页 |
第二章 阿尔都塞“认识论断裂”说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 | 第13-19页 |
一、阿尔都塞“认识论断裂”说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13-15页 |
(一) 苏联教条主义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传播 | 第13-14页 |
(二) 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盛行 | 第14-15页 |
二、阿尔都塞“认识论断裂”说产生的理论来源 | 第15-18页 |
(一) 加斯东·巴歇拉尔的新认识论 | 第15-16页 |
(二)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学 | 第16-17页 |
(三)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思想 | 第17-18页 |
注释 | 第18-19页 |
第三章 阿尔都塞“认识论断裂”说的整体意蕴 | 第19-32页 |
一、阿尔都塞对马克思思想的解析 | 第19-22页 |
(一) 阿尔都塞对马克思理论的研读 | 第19-20页 |
(二) 阿尔都塞“认识论断裂”说:“两个马克思” | 第20-21页 |
(三) 对断裂位置的分析 | 第21-22页 |
二、“断裂”的依据 | 第22-28页 |
(一) 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理论的理解 | 第22-26页 |
(二) 意识形态与科学的对立 | 第26-28页 |
三、理论人道主义与理论反人道主义 | 第28-31页 |
注释 | 第31-32页 |
第四章 阿尔都塞“认识论断裂”说的评价 | 第32-40页 |
一、阿尔都塞忽视了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连续性 | 第32-37页 |
二、阿尔都塞“认识论断裂”说的局限性 | 第37-39页 |
注释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