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2章 相关涵义及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相关涵义及内容 | 第12-14页 |
·碳金融的涵义 | 第12页 |
·碳金融市场的涵义及来源 | 第12-13页 |
·我国CDM运行规则和流程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致力于解决外部性问题的科斯定理 | 第14-15页 |
·碳排放权交易配置的合理性研究 | 第15-16页 |
·CDM运行管理的研究 | 第16页 |
·对我国碳交易市场的能力分析 | 第16-18页 |
第3章 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 | 第18-35页 |
·全球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 | 第18-26页 |
·全球CDM的发展 | 第18-21页 |
·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现状 | 第21-23页 |
·碳基金的发展 | 第23-25页 |
·碳减排期货与期权市场 | 第25-26页 |
·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 | 第26-30页 |
·CDM项目在我国的发展 | 第26-27页 |
·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建立 | 第27-29页 |
·我国金融机构参与碳交易的现状 | 第29-30页 |
·实证研究:从中国CDM市场规模分析碳排放市场总潜力 | 第30-35页 |
·全球碳市场规模与价格 | 第30-32页 |
·中国在CDM潜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估计 | 第32-33页 |
·中国CDM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 第33-35页 |
第4章 我国碳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 | 第35-40页 |
·我国碳金融市场中CDM存在的问题 | 第35-36页 |
·《京都议定书》的不确定性 | 第35页 |
·对CDM机制认识不到位 | 第35页 |
·CDM市场的发展受到复杂的程序和规则的限制 | 第35-36页 |
·缺乏参与国际碳金融市场经验 | 第36页 |
·金融机构碳金融业务发展滞后 | 第36-38页 |
·缺乏碳减排项目和碳交易领域的操作经验 | 第36-37页 |
·碳金融业务风险较高 | 第37-38页 |
·缺乏碳金融方向的人才 | 第38页 |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亟需进一步完善 | 第38-40页 |
·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还有很大差距 | 第38-39页 |
·国内碳金融的综合配套政策不完善 | 第39-40页 |
第5章 碳金融市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策略 | 第40-45页 |
·对CDM发展的建议 | 第40页 |
·为CDM提供基础服务 | 第40页 |
·对CDM项目进行宣传推广 | 第40页 |
·积极寻求国际合作,改善投资环境 | 第40页 |
·金融机构在碳金融业务的实践和设想 | 第40-43页 |
·商业银行在碳金融业务上的尝试和挑战 | 第40-41页 |
·构建碳金融产品体系 | 第41-42页 |
·构建碳金融组织体系 | 第42-43页 |
·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的构建 | 第43-45页 |
·借鉴国外碳排放交易市场,发展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 | 第43页 |
·从理论上对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行为进行系统地分析、研究 | 第43-44页 |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体制 | 第44页 |
·建立健全碳交易期货市场 | 第44-4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研究总结 | 第45页 |
·研究展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卷内备考表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