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朝阳市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6页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一)选题的背景第9-10页
  (二)选题的意义第10页
 二、相关研究现状第10-13页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第10-11页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1-12页
  (三)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2-13页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13-15页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3页
  (二)研究思路第13-15页
 四、论文的创新点第15-16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的研究第16-21页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6-18页
  (一)金融生态环境第16页
  (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第16-17页
  (三)普惠金融第17-18页
 二、相关理论的研究第18-21页
  (一)市场失灵理论第18-19页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第19-21页
第三章 朝阳市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和存在问题第21-26页
 一、朝阳市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现状第21-23页
  (一)政府助推金融产品支农模式第21页
  (二)政府支持建立便民金融服务站第21-22页
  (三)政府大力发展惠民合作组织第22-23页
 二、朝阳市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第23-26页
  (一)政府服务能力有待加强第23页
  (二)农村信用环境需要完善第23-24页
  (三)农村金融服务质量不达标第24页
  (四)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第24-26页
第四章 国内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经验借鉴第26-34页
 一、国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经验借鉴第26-28页
  (一)美国:结构合理,体系健全第26-27页
  (二)日本:完善的农村金融制度第27-28页
 二、国内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经验借鉴第28-31页
  (一)十省市试点:互联网金融下乡第28-29页
  (二)海南: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第29-30页
  (三)福建省明溪县:生产要素所有权市场化第30-31页
 三、国内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经验启示第31-34页
  (一)政府的角色与作用第31页
  (二)金融资本的驱动力量第31-32页
  (三)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第32-34页
第五章 朝阳市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对策第34-43页
 一、合理发挥政府职能第34-36页
  (一)坚持政府引导,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第34-35页
  (二)改进政府服务方式,提高涉农金融服务质量第35页
  (三)加强监管提升风险控制能力第35-36页
 二、改善农村信用环境第36-38页
  (一)地方政府支持信用工程建设第36-37页
  (二)健全法制环境,完善农村信用评价体系第37页
  (三)完善政府风险补偿机制,加大信贷支持第37-38页
 三、提高涉农金融服务质量,深化农村土地改革第38-40页
  (一)深化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第38-39页
  (二)扩大有效担保范围第39页
  (三)建立适应农村发展的投融资风险分担机制第39-40页
 四、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增加金融产品供给第40-43页
  (一)建立农村互联网金融体系第40-41页
  (二)加强农村金融网点建设第41-42页
  (三)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第42-43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43-45页
 一、研究结论第43页
 二、研究展望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个人简历第47-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问题商业银行的处置制度研究
下一篇:碱蓬内生真菌JP4-1的筛选、鉴定及促生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