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商业银行的处置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9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研究内容及其框架 | 第12-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实证研究 | 第13页 |
(二)理论研究 | 第13-14页 |
(三)比较分析研究 | 第14页 |
五、论文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重要概念界定 | 第15-21页 |
一、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一)政府监管理论 | 第15页 |
(二)委托——代理理论 | 第15-16页 |
(三)制度变迁理论 | 第16-17页 |
二、概念界定 | 第17-21页 |
(一)问题商业银行 | 第17-19页 |
(二)问题商业银行处置 | 第19-20页 |
(三)系统与非系统重要性银行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海南发展银行处置案例分析 | 第21-25页 |
一、海南发展银行经营的失败 | 第21页 |
二、我国对海发行的处置措施 | 第21-22页 |
三、从案例分析商业银行问题产生原因 | 第22-25页 |
(一)问题产生的内因 | 第22-23页 |
(二)问题产生的外因 | 第23-25页 |
第四章 我国现行问题商业银行处置制度 | 第25-29页 |
一、剥离不良资产并整体改制上市 | 第25-26页 |
二、政府指导下的强制并购重组 | 第26-27页 |
三、政府强制撤销或退出 | 第27页 |
四、引进战略投资者 | 第27-29页 |
第五章 问题银行处置制度现存缺陷及原因 | 第29-32页 |
一、不健全的监管和风险预警体系 | 第29页 |
二、问题银行处置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29-30页 |
三、盲目的政府行政干预 | 第30页 |
四、存款保险机构职责和功能不健全 | 第30-31页 |
五、脆弱的商业银行管理层监管系统 | 第31-32页 |
第六章 完善我国问题商业银行处置制度的建议 | 第32-50页 |
一、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 | 第32-34页 |
(一)出台问题商业银行接管法规 | 第32-33页 |
(二)制定问题商业银行并购法规 | 第33页 |
(三)完善问题商业银行破产法规 | 第33-34页 |
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体系 | 第34-41页 |
(一)构建问题商业银行监管评级体系 | 第35-39页 |
(二)建立我国动态的监管流程 | 第39-40页 |
(三)成立负责处置问题商业银行的机构 | 第40-41页 |
三、建立常规的问题商业银行处置模式 | 第41-47页 |
(一)建立快速预警纠偏系统 | 第41-44页 |
(二)构建循环的预警流程 | 第44-45页 |
(三)完善长效的处置机制 | 第45-47页 |
四、建立管理层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 第47-48页 |
五、完善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的功能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一、主要结论 | 第50-51页 |
二、研究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