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2页 |
第一章 归懋仪的生平与著述 | 第12-33页 |
第一节 生平述略 | 第12-28页 |
一、书香门风的熏陶:虞山归氏的文化积淀 | 第13-17页 |
二、婚姻与写作:上海李氏的鼎力支持 | 第17-24页 |
三、中年后遍尝苦辛:儿女缘浅,贫病交攻 | 第24-28页 |
第二节 作品结集、刊刻情况 | 第28-33页 |
第二章 归懋仪的交游 | 第33-69页 |
第一节 归懋仪与李廷敬及平远山房交游圈 | 第33-40页 |
第二节 归懋仪与袁枚及随园女弟子 | 第40-44页 |
第三节 归懋仪与潘奕隽及常州文人 | 第44-47页 |
第四节 归懋仪与陈文述一家及碧城仙馆女弟子 | 第47-51页 |
第五节 归懋仪与龚自珍一家 | 第51-54页 |
第六节 归懋仪与孙原湘、席佩兰夫妇 | 第54-58页 |
第七节 归懋仪与陈基、王倩夫妇 | 第58-60页 |
第八节 归懋仪与其他男性文人 | 第60-63页 |
第九节 归懋仪与其他才媛 | 第63-69页 |
第三章 归懋仪的才名思想与生活方式 | 第69-90页 |
第一节 以才为先的思想与强烈的才名意识 | 第69-78页 |
一、自我形象的塑造:耽于诗书的痴女子 | 第70-72页 |
二、以家族女才为傲并积极传承 | 第72-73页 |
三、诗史留名的愿望与出版诗集的热忱 | 第73-78页 |
第二节 境遇变迁与交游资源双重作用下的选择:以才兑财的生活方式 | 第78-90页 |
一、携才就馆:闺塾师生涯 | 第78-85页 |
二、通过才名获得资助 | 第85-87页 |
三、作跋赋诗,变卖为生 | 第87-90页 |
第四章 归懋仪的诗歌创作 | 第90-112页 |
第一节 归懋仪的诗歌主题 | 第90-103页 |
一、题画诗:美人图、壮阔卷 | 第92-94页 |
二、闺中闲情诗:日常录、女儿情 | 第94-97页 |
三、咏物诗:羁旅离思下的咏柳佳作 | 第97-101页 |
四、咏史诗:刀光剑影的历史再现 | 第101-103页 |
第二节 归懋仪的诗歌风格 | 第103-109页 |
一、性别天赋的激扬:清新柔婉的诗风 | 第103-105页 |
二、性别角色的背离:雄壮浑厚的诗风 | 第105-109页 |
第三节 归懋仪创作的不足 | 第109-112页 |
一、雷同之弊 | 第109-110页 |
二、酬应之繁 | 第110-112页 |
结语 | 第112-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4页 |
后记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