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楼矿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及应用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论文研究内容、方法及目的 | 第17-20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7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论文的目的 | 第18-20页 |
2 任楼矿巷道支护现状调研分析 | 第20-44页 |
·矿井地质概况 | 第20-22页 |
·矿井地理位置 | 第20页 |
·主要构造特征 | 第20-22页 |
·调研回采巷道基本信息 | 第22-41页 |
·5110机巷调研信息情况 | 第22-26页 |
·5112机巷调研信息情况 | 第26-27页 |
·7224机巷调研信息情况 | 第27-30页 |
·7335风巷调研信息情况 | 第30-33页 |
·8222风巷调研信息情况 | 第33-36页 |
·8256风巷调研信息情况 | 第36-37页 |
·7257风巷调研信息情况 | 第37-41页 |
·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指标选取原则与方法 | 第41-43页 |
·影响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因素 | 第42页 |
·巷道围岩分类指标选取的原则及方法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3 任楼矿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 | 第44-58页 |
·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整体分类 | 第44-53页 |
·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46页 |
·分类指标的选取 | 第46-48页 |
·回采巷道模糊聚类分析 | 第48-51页 |
·回采巷道实例模糊分类 | 第51-53页 |
·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次分类 | 第53-57页 |
·巷道围岩次分类 | 第53-55页 |
·各类巷道支护控制措施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4 任楼矿回采巷道支护数值模拟研究 | 第58-78页 |
·数值模拟软件FLAC简介 | 第58-59页 |
·数值模拟建立及方案确定 | 第59-63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59-61页 |
·模拟方案的确定 | 第61-63页 |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63-75页 |
·巷道围岩位移分析 | 第63-71页 |
·巷道围岩应力分析 | 第71-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8页 |
5 工程应用及效果评价 | 第78-86页 |
·工程背景 | 第78页 |
·支护方案的确定 | 第78-80页 |
·锚杆支护参数的选择 | 第78-79页 |
·支护方案 | 第79-80页 |
·施工工艺 | 第80-81页 |
·顶部锚杆施工工艺 | 第80-81页 |
·帮部锚杆施工工艺 | 第81页 |
·顶部锚索施工工艺 | 第81页 |
·矿压监测 | 第81-84页 |
·矿压监测的目的、主要内容及仪器 | 第82页 |
·巷道表面位移测量 | 第82-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6 结论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作者简介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