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治理视角下我国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 ·国外对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研究 | 第10-11页 |
| ·国内对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研究 | 第11-13页 |
|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 第2章 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权利论 | 第15-26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15-18页 |
| ·参与空间不足 | 第15-16页 |
| ·参与层次较低 | 第16-17页 |
| ·参与途径不畅 | 第17-18页 |
| ·原因分析 | 第18-20页 |
| ·环境权利本身具有模糊性 | 第18-19页 |
| ·公众作为环境治理主体地位较低 | 第19-20页 |
| ·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 | 第20页 |
| ·解决措施 | 第20-26页 |
| ·确认和保障公众参与权利 | 第21-23页 |
| ·革新和升级政府管理理念 | 第23-24页 |
| ·建立和健全公众参与制度 | 第24-26页 |
| 第3章 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意愿论 | 第26-34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 ·参与意识淡薄 | 第26-27页 |
| ·参与动力不足 | 第27页 |
| ·参与效力有限 | 第27-28页 |
| ·原因分析 | 第28-31页 |
| ·理论根源:公众“经济人”理性 | 第29-30页 |
| ·现实原因:文化、成本、制度共同制约 | 第30-31页 |
| ·解决措施 | 第31-34页 |
| ·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 第31-32页 |
| ·增强政府信息透明度 | 第32页 |
| ·提升公众参与效能 | 第32-34页 |
| 第4章 公众参与环境治理能力论 | 第34-43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 ·参与行为不当 | 第34-35页 |
| ·活动层次较低 | 第35-36页 |
| ·社会影响力不足 | 第36-37页 |
| ·原因分析 | 第37-40页 |
| ·社会条件不充分 | 第37-38页 |
| ·法律制度缺失 | 第38-39页 |
| ·自身发展面临挑战 | 第39-40页 |
| ·解决措施 | 第40-43页 |
| ·外部调节:提供制度支持 | 第40-41页 |
| ·内部建设:增强实践能力 | 第41-43页 |
| 结语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 个人简介 | 第46-47页 |
| 导师简介 | 第47-48页 |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