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12页 |
·国内外主要研究方向及现状 | 第12-19页 |
·连续刚构大桥刚度和强度关系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连续刚构大桥强度和刚度监测手段研究 | 第15-18页 |
·目前尚存的主要问题 | 第18-1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连续刚构大桥刚度和强度反映指标互换的力学原理 | 第22-31页 |
·概述 | 第22页 |
·挠度计算理论分析 | 第22-25页 |
·连续刚构大桥挠度和应变的关系研究 | 第25-27页 |
·连续刚构大桥位移响应的求解方法 | 第27-28页 |
·连续刚构大桥位移响应的形成过程 | 第28-30页 |
·挠曲线方程的构造 | 第28页 |
·基于位移响应监测的桥梁应变测点的布置方法 | 第28-29页 |
·挠曲函数的求解及位移动态监测的实现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连续刚构大桥长期监测信息的构成与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42页 |
·概述 | 第31页 |
·连续刚构大桥长期监测信息的构成 | 第31-32页 |
·连续刚构大桥长期监测信息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38页 |
·温度对桥梁监测信息的影响 | 第32-34页 |
·预应力损失对桥梁监测信息的影响 | 第34-35页 |
·徐变对桥梁监测信息的影响 | 第35-38页 |
·人为因素对桥梁监测信息的影响 | 第38页 |
·基于统计分析理论的桥梁监测信息处理手段 | 第38-41页 |
·桥梁监测信息的统计分析 | 第38-39页 |
·桥梁监测信息相关性的构建 | 第39页 |
·相关系数模型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连续刚构大桥基于长期监测信息的刚度和强度反映指标互换实现 | 第42-63页 |
·概述 | 第42页 |
·刚度和强度反映指标监测信息的提离 | 第42-53页 |
·监测信息中劣化效应的提离 | 第43-51页 |
·监测信息中活载效应的提离 | 第51-53页 |
·长期监测信息中刚度和强度反映指标的互换实现 | 第53-62页 |
·应变—挠度长期监测数据相关性分析 | 第53-59页 |
·刚度和强度反映指标的互换实现 | 第59页 |
·桥梁校验系数评估方法 | 第59-61页 |
·桥梁校验系数包络评估模式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实桥应用 | 第63-85页 |
·工程概况 | 第63-64页 |
·测点布置 | 第64-67页 |
·主梁应变、挠度测点布置 | 第64-65页 |
·温度监测点布置 | 第65-66页 |
·混凝土收缩监测 | 第66-67页 |
·荷载试验方案及实施 | 第67-70页 |
·计算分析 | 第70-81页 |
·模型建立 | 第70-71页 |
·监测应变中徐变效应提离分析 | 第71-74页 |
·应变位移转换分析 | 第74-79页 |
·校验系数应力包络法分析 | 第79-81页 |
·安全评估系统 | 第81-84页 |
·系统概况及测点设置 | 第81-82页 |
·基于包络理论的安全评估 | 第82-83页 |
·实时报警子系统 | 第83-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85-86页 |
·展望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