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 第11-19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1页 |
·实验动物 | 第11页 |
·实验动物种属与来源 | 第11页 |
·实验环境 | 第11页 |
2. 受试药物 | 第11-12页 |
·盆炎方 | 第11-12页 |
·妇科千金胶囊 | 第12页 |
3. 菌种来源及配置 | 第12-13页 |
4. 实验使用仪器 | 第13页 |
5. 实验使用试剂 | 第13页 |
6. 实验方法 | 第13-18页 |
·模型建立 | 第14页 |
·分组方法 | 第14-15页 |
·造模检测 | 第15页 |
·给药方法 | 第15-16页 |
·取材方法 | 第16页 |
·指标观察 | 第16-17页 |
·肉眼观察 | 第16页 |
·HE染色显微镜下病理形态学观察 | 第16-17页 |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操作方法 | 第17-18页 |
7. 统计方法 | 第18-19页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19-25页 |
1. 大鼠SPID子宫模型建立情况 | 第19-20页 |
·肉眼观察 | 第19-20页 |
·HE染色显微镜下组织学观察 | 第20页 |
2. 盆炎方各浓度组(含妇科千金组)对大鼠子宫组织的影响 | 第20-23页 |
·肉眼观察 | 第21-22页 |
·HE染色显微镜下组织学观察 | 第22-23页 |
3. 盆炎方对各组大鼠子宫中TNF-α、EGF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23-25页 |
·盆炎方对各组大鼠子宫中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23页 |
·盆炎方对各组大鼠子宫中EGF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23-25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5-34页 |
1. 模型的选择与建立 | 第25-26页 |
2. 盆炎方的组方依据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第26-30页 |
·盆炎方的组方依据 | 第27-29页 |
·盆炎方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第29-30页 |
3. 盆炎方对SPID大鼠子宫TNF-α、EGF作用机制的探讨 | 第30-34页 |
·盆炎方对SPID大鼠子宫组织中TNF-α的作用 | 第31-32页 |
·盆炎方对SPID大鼠子宫组织中EGF的作用 | 第32-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附录 | 第41-66页 |
1. 实验附图 | 第41-48页 |
2. 综述 | 第48-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