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钢论文--钢的组织与性能论文

Q&P处理20Si2Mn钢的组织性能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第一章 绪论第6-23页
   ·引言第6-7页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6-7页
   ·超高强度汽车用钢的特点与发展第7-10页
     ·双相钢第7-8页
     ·TRIP钢第8-9页
     ·CP钢第9页
     ·M钢第9-10页
     ·TWIP钢第10页
     ·Q&P钢第10页
   ·Q&P工艺第10-18页
     ·Q&P工艺概述第10-12页
     ·碳分配原理和机制第12-13页
     ·Q&P钢热力学第13-17页
     ·CCE平衡动力学第17-18页
   ·Q&P钢中添加元素的作用第18-20页
   ·Q&P钢中奥氏体的稳定性第20-21页
   ·Q&P钢研究现状第21-22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22-23页
第二章 试验材料、设备和方法第23-25页
   ·实验研究方案第23页
   ·实验设备、方法第23-25页
     ·热处理设备和试验方法第23-24页
     ·微观组织分析第24页
     ·XRD分析第24页
     ·机械性能测试第24-25页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25-40页
   ·试验钢的成分设计第25页
   ·热处理工艺的选择及分析第25-27页
   ·工艺参数对实验Q&P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第27-30页
     ·两相区退火温度与试验Q&P钢力学性能的关系第27-29页
     ·两相区退火温度与试验Q&P钢显微组织的关系第29-30页
   ·淬火温度与试验Q&P钢组织性能的关系第30-33页
     ·淬火温度与试验Q&P钢力学性能的关系第31-32页
     ·淬火温度与试验Q&P钢微观组织的关系第32-33页
   ·配分温度与试Q&P钢组织力学性能的关系第33-34页
     ·配分温度与试验Q&P钢力学性能的关系第33-34页
     ·配分温度与试验Q&P钢显微组织的关系第34页
   ·配分时间与试验Q&P钢组织性能的关系第34-36页
     ·配分时间与试验Q&P钢力学性能的关系第34-35页
     ·配分时间与试验Q&P钢组织的关系第35-36页
   ·工艺类型与试验Q&P钢组织性能的关系第36-40页
     ·工艺类型与试验Q&P钢力学性能的关系第37-38页
     ·工艺类型与试验Q&P钢显微组织的关系第38-40页
第四章 试验Q&P钢残留奥氏体的研究第40-49页
   ·残留奥氏体的作用第40-41页
   ·残留奥氏体的测定、计算方法第41-43页
   ·工艺参数与Q&P钢中残留奥氏体比例的关系第43-47页
     ·两相区退火温度与残留奥氏体的比例的关系第43-45页
     ·配分温度和配分时间对残留奥氏体的影响第45-46页
     ·工艺类型对残留奥氏体的影响第46-47页
   ·Q&P钢残留奥氏体精细组织第47-49页
第五章 结论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7页
作者简介第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氮奥氏体不锈钢机械纳米化表面层及其热稳定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S0PC的微型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