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1 引言 | 第13-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2 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城镇化 | 第20页 |
·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 第20-22页 |
·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2页 |
·经济结构理论 | 第22-23页 |
·“新城市主义”理论 | 第23页 |
·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 第23-24页 |
·空间组织原理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黑龙江省双城市农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现状 | 第25-30页 |
·双城市城镇经济发展现状 | 第25-26页 |
·双城市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 第25-26页 |
·双城市居民收入消费发展现状 | 第26页 |
·双城市城镇社会发展现状 | 第26-28页 |
·双城市居民就业现状 | 第26-27页 |
·双城市居民社会保障现状 | 第27页 |
·双城市教育及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 第27-28页 |
·双城市文化发展现状 | 第28页 |
·双城市环境现状 | 第28-29页 |
·双城市大气污染现状 | 第28页 |
·双城市水资源现状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4 黑龙江省双城市农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 | 第30-37页 |
·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30-32页 |
·指标设计原则 | 第30页 |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0-32页 |
·建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第32页 |
·双城市农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水平定量评价 | 第32-36页 |
·评价原理 | 第32-35页 |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第35-36页 |
·分析结果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5 黑龙江省双城市农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7-42页 |
·黑龙江省双城市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经济发展问题 | 第37-39页 |
·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37页 |
·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水平 | 第37-38页 |
·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 | 第38-39页 |
·黑龙江省双城市农村城镇化发展中产生的社会问题 | 第39页 |
·农民就业率低 | 第39页 |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 | 第39页 |
·黑龙江省双城市农村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文化问题 | 第39-40页 |
·黑龙江省双城市农村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 第40-41页 |
·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 第40页 |
·水环境遭到破坏 | 第40-41页 |
·大气污染问题仍未得到缓解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6 推进黑龙江省双城市农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第42-48页 |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布局 | 第42页 |
·建立完善的城镇体系推进城镇化建设 | 第42-43页 |
·加强农村发展建设缩小城乡差距 | 第43页 |
·加大力度保障失业农民的利益 | 第43-44页 |
·加强政府引导拓宽就业渠道 | 第43-44页 |
·完善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 | 第44页 |
·保护城市文化遗产 | 第44-45页 |
·加强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谐发展 | 第44-45页 |
·增强人们文化遗产保护的保护意识 | 第45页 |
·完善文物保护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 第45页 |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 | 第45-47页 |
·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 | 第46页 |
·保障城镇生态环境需水 | 第46-47页 |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污 | 第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7 结论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