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视角下矿产资源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 ·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7页 |
| ·内部控制过程评价 | 第12-14页 |
| ·内部控制目标评价 | 第14-15页 |
| ·内部控制体系评价 | 第15-16页 |
| ·产权视角下内部控制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7-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 ·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 第2章 内部控制评价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0-21页 |
| ·控制论 | 第21-22页 |
| ·产权视角下内部控制评价的相关理论 | 第22-27页 |
| ·产权和内部控制 | 第22-23页 |
| ·产权视角的内部控制分析 | 第23-27页 |
| 第3章 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分析 | 第27-35页 |
| ·样本选择 | 第27页 |
| ·选取评价指标应遵循的原则 | 第27-29页 |
| ·可操作性原则 | 第27-28页 |
| ·全面性和系统科学性原则性 | 第28页 |
| ·成本效益原则 | 第28页 |
| ·平衡协调原则 | 第28-29页 |
| ·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的评价 | 第29-35页 |
| ·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指标设计 | 第29-32页 |
| ·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指标计算 | 第32-34页 |
| ·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指标标准 | 第34-35页 |
| 第4章 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分析 | 第35-51页 |
| ·理论分析并提出假设 | 第35-38页 |
| ·内部控制与产权保护效果的理论分析 | 第35-36页 |
| ·内部控制与产权保护披露的理论分析 | 第36页 |
| ·内部控制水平的衡量 | 第36-38页 |
| ·产权保护效果的检验模型构建 | 第38-43页 |
|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38-39页 |
| ·变量选择 | 第39-40页 |
| ·模型的表达式 | 第40-41页 |
| ·数据包络分析实证结果 | 第41-43页 |
| ·Tobit回归分析实证结果 | 第43页 |
| ·产权保护效果披露的检验模型构建 | 第43-51页 |
|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44-45页 |
| ·控制变量选择 | 第45-46页 |
| ·模型的表达式 | 第46页 |
| ·Jones模型求解结果分析 | 第46-50页 |
| ·多元回归分析实证结果 | 第50-51页 |
| 第5章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分析 | 第51-55页 |
| ·产权视角下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 第51-52页 |
| ·矿产资源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分析 | 第52-55页 |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 ·研究结论 | 第55页 |
| ·对策与建议 | 第55-56页 |
| ·展望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附录 | 第62-76页 |
| 作者简介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