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小檗属3种植物小檗碱含量的比较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 ·小檗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 第10-18页 |
| ·小檗属植物的药用成分小檗碱及其作用 | 第12-13页 |
| ·青海省的小檗属植物分布及应用现状 | 第13-15页 |
| ·3种小檗属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其分布 | 第15-18页 |
| ·次生代谢与次生代谢产物 | 第18-20页 |
| ·次生代谢物与环境的关系 | 第18页 |
| ·次生代谢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页 |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0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 ·项目支撑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概况 | 第22-25页 |
| ·地理位置 | 第22页 |
| ·地质地貌 | 第22页 |
| ·气候 | 第22-23页 |
| ·土壤 | 第23-24页 |
| ·水文 | 第24页 |
| ·森林资源 | 第24-25页 |
| 第三章3种小檗属植物各部位成分预试研究 | 第25-31页 |
| ·植物材料 | 第25页 |
| ·仪器和试剂 | 第25页 |
| ·样品制备 | 第25-26页 |
| ·测定方法 | 第26页 |
| ·实验结果 | 第26-29页 |
| ·鲜黄小檗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结果 | 第26-27页 |
| ·西北小檗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结果 | 第27-28页 |
| ·直穗小檗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结果 | 第28-29页 |
| ·讨论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盐酸小檗碱常规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 第31-37页 |
| ·石灰水提取法 | 第31-33页 |
| ·植物材料 | 第31页 |
| ·仪器设备及药品 | 第31页 |
| ·石灰水提取法 | 第31页 |
| ·样品的制备 | 第31-32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2-33页 |
| ·乙醇提取法 | 第33-35页 |
| ·植物材料 | 第33页 |
| ·仪器设备及药品 | 第33页 |
| ·乙醇提取法 | 第33页 |
| ·样品的制备 | 第33-34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35页 |
| ·讨论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五章 青海大通3种小檗小檗碱含量动态变化的研究 | 第37-47页 |
|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37-40页 |
| ·材料 | 第37页 |
| ·样品的制备 | 第37-38页 |
| ·仪器和试剂 | 第38页 |
| ·方法 | 第38-40页 |
| ·实验结果 | 第40-45页 |
| ·精密度试验 | 第40页 |
| ·重复性试验 | 第40页 |
| ·稳定性试验 | 第40页 |
| ·加样回收率试验 | 第40页 |
| ·样品含量测定 | 第40-45页 |
| ·分析 | 第45-46页 |
| ·不同时期小檗碱含量差异的分析 | 第45-46页 |
| ·不同部位小檗碱含量差异的分析 | 第46页 |
| ·不同种小檗碱含量差异的分析 | 第46页 |
| ·讨论 | 第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六章 青海省3种小檗小檗碱含量空间变化的研究 | 第47-63页 |
| ·不同地区3种小檗属植物小檗碱含量差异的分析 | 第47-53页 |
| ·实验材料 | 第47-48页 |
| ·方法 | 第48-49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9-53页 |
| ·讨论 | 第53页 |
| ·不同纬度3种小檗属植物小檗碱含量差异的分析 | 第53-58页 |
| ·实验材料 | 第53-55页 |
| ·方法 | 第55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5-57页 |
| ·讨论 | 第57-58页 |
| ·不同海拔3种小檗属植物小檗碱含量差异的分析 | 第58-61页 |
| ·实验材料 | 第58页 |
| ·方法 | 第58-59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9-60页 |
| ·讨论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 第63-65页 |
| ·结论 | 第63页 |
| ·建议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76页 |
| 作者简介 | 第76-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