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系统效率提升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其背景 | 第10-12页 |
·国内外光伏发电的整体状况 | 第12-14页 |
·国外光伏发电的状况 | 第12-14页 |
·国内光伏发电的状况 | 第14页 |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4-16页 |
·章节安排 | 第16-18页 |
2 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跟踪 | 第18-37页 |
·光伏发电系统的原理及基本的结构组成 | 第18-19页 |
·光伏电池 | 第19-24页 |
·光伏电池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光伏电池的物理模型 | 第21-22页 |
·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的数学模型 | 第22-24页 |
·光伏电池仿真模型 | 第24-27页 |
·工程应用仿真模型 | 第24-25页 |
·局部阴影条件下的光伏阵列仿真模型 | 第25-27页 |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的经典方法 | 第27-31页 |
·恒电压控制法 | 第27-28页 |
·开路电压法 | 第28-29页 |
·增量电导法 | 第29-30页 |
·扰动观测法 | 第30-31页 |
·功率预测法 | 第31页 |
·智能控制方法 MPPT | 第31-34页 |
·基于模糊控制的 MPPT | 第32-33页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 MPPT | 第33-34页 |
·改进的 MPPT 控制方法 | 第34-37页 |
·自适应步长增量电导法 | 第34-35页 |
·基于功率预测的自适应步长增量电导法 | 第35页 |
·仿真验证 | 第35-37页 |
3 系统的硬件平台 | 第37-53页 |
·逆变器的基本结构 | 第37-38页 |
·前级 DC/DC 电路 | 第38-42页 |
·对升压电路的分析 | 第38-39页 |
·Boost 电路的硬件 | 第39-42页 |
·后级 DC/AC 电路 | 第42-44页 |
·全桥逆变电路 | 第42页 |
·主电路 | 第42-44页 |
·调制方式的分析 | 第44-45页 |
·以 DSP 为核心的控制电路 | 第45-49页 |
·DSP 的选型 | 第45页 |
·辅助电源 | 第45-47页 |
·采样电路 | 第47-49页 |
·复位电路 | 第49页 |
·控制策略的分析 | 第49-53页 |
·PI 控制 | 第49-50页 |
·重复控制 | 第50-51页 |
·PI+重复控制 | 第51-53页 |
4 软件设计 | 第53-67页 |
·DSP 开发环境 | 第53-55页 |
·CCS3.3 的安装 | 第53-54页 |
·仿真器驱动的安装 | 第54-55页 |
·软件体系结构 | 第55-56页 |
·主程序设计 | 第56-57页 |
·各模块的子程序 | 第57-67页 |
·采样模块 | 第57-59页 |
·SPWM 模块 | 第59-61页 |
·MPPT 控制模块 | 第61-64页 |
·稳压模块 | 第64-67页 |
5 算法验证与分析 | 第67-71页 |
·硬件平台展示 | 第67页 |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67-71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总结 | 第71-72页 |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