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早期创新思想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创新点摘要 | 第6-8页 |
| 前言 | 第8-10页 |
| 第一章 陈独秀早期创新思想形成的条件 | 第10-16页 |
| ·陈独秀创新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 | 第10-12页 |
| ·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日趋深重的历史背景 | 第10-11页 |
| ·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斗争连续失败的历史现状 | 第11-12页 |
| ·俄国十月革命伟大胜利的历史新潮流 | 第12页 |
| ·陈独秀创新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 第12-16页 |
| ·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 第12-13页 |
| ·对进化论思想的推崇 | 第13-14页 |
| ·留学日本的感悟 | 第14页 |
| ·对法兰西文明的向往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陈独秀创新思想的主要体现 | 第16-31页 |
| ·发动新文化运动 | 第16-20页 |
| ·总结历史经验 | 第16-17页 |
| ·批判中国传统文化 | 第17-18页 |
| ·借鉴西方文化 | 第18-19页 |
| ·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 | 第19-20页 |
| ·教育改革 | 第20-22页 |
| ·批判中国传统教育的腐朽性 | 第20-21页 |
| ·确立教育方针的科学性 | 第21页 |
| ·注重教育的实践性 | 第21-22页 |
| ·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 | 第22-31页 |
| ·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分析 | 第22-24页 |
| ·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剖析 | 第24-26页 |
| ·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辨析 | 第26-27页 |
| ·创建先进政党 | 第27-29页 |
|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陈独秀创新思想的影响及意义 | 第31-35页 |
| ·陈独秀创新思想的影响力 | 第31-32页 |
| ·陈独秀早期创新思想的重要意义 | 第32-35页 |
| ·思想解放的典范 | 第32-33页 |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者 | 第33-35页 |
| 结论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38-39页 |
| 致谢 | 第39-40页 |
| 详细摘要 | 第4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