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地菊品种‘紫秋裳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露地栽培菊的由来 | 第10页 |
·菊花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愈伤组织培养进展 | 第10-11页 |
·悬浮细胞培养进展 | 第11页 |
·原生质体培养进展 | 第11-12页 |
·花药培养进展 | 第12页 |
·菊花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菊花遗传转化方法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菊花遗传转化受体研究进展 | 第13页 |
·菊花遗传转化改良性状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影响农杆菌介导植物遗传转化因素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受体材料的类型和生长状况 | 第16页 |
·Vir基因的活化 | 第16页 |
·不同菌株的影响 | 第16-17页 |
·抗生素的影响 | 第17页 |
·外界因素的影响 | 第17-18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20页 |
2 露地菊‘紫秋裳’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20-32页 |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植物材料 | 第20页 |
·主要化学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20页 |
·培养基 | 第20页 |
·试验方法 | 第20-22页 |
·外植体消毒时间的筛选 | 第20-21页 |
·茎段增殖培养基的筛选 | 第21页 |
·叶片分化培养基的筛选 | 第21页 |
·叶片着生部位对叶片分化的影响 | 第21页 |
·菊花生长时间(苗龄)对叶片分化的影响 | 第21页 |
·叶柄分化培养基的筛选 | 第21页 |
·茎段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 第21-22页 |
·炼苗和移栽 | 第22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2-30页 |
·外植体消毒时间的筛选 | 第22-23页 |
·茎段增殖培养基的筛选 | 第23-24页 |
·叶片分化培养基的筛选 | 第24-25页 |
·叶片着生部位对叶片分化的影响 | 第25-26页 |
·生长时间(苗龄)对叶片分化的影响 | 第26-27页 |
·叶柄分化培养基的筛选 | 第27-29页 |
·茎段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 第29-30页 |
·炼苗和移栽 | 第30页 |
·本章讨论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3 露地菊‘紫秋裳’遗传转化受体体系的建立 | 第32-38页 |
·试验材料 | 第32-33页 |
·植物材料 | 第32页 |
·供试菌株及质粒 | 第32页 |
·主要化学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32页 |
·培养基成分 | 第32-33页 |
·试验方法 | 第33页 |
·卡那霉素对露地菊‘紫秋裳’叶片分化的影响 | 第33页 |
·卡那霉素对露地菊‘紫秋裳’不定芽生根的影响 | 第33页 |
·头孢霉素对露地菊‘紫秋裳’叶片分化的影响 | 第33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7页 |
·卡那霉素对露地菊‘紫秋裳’叶片分化的影响 | 第33-35页 |
·卡那霉素对露地菊‘紫秋裳’不定芽生根的影响 | 第35-36页 |
·头孢霉素对露地菊‘紫秋裳’叶片分化的影响 | 第36-37页 |
·本章讨论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叶盘法转化露地菊‘紫秋裳’的研究 | 第38-45页 |
·试验材料 | 第38-39页 |
·植物材料 | 第38页 |
·供试菌株及质粒 | 第38页 |
·主要化学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38页 |
·抗生素 | 第38页 |
·培养基成分 | 第38-39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9页 |
·试验方法 | 第39-41页 |
·根癌农杆菌的培养 | 第39-40页 |
·叶盘法侵染的步骤 | 第40页 |
·预培养时间的确定 | 第40页 |
·农杆菌侵染时间的确定 | 第40页 |
·共培养时间的确定 | 第40页 |
·延迟培养时间的确定 | 第40页 |
·抗性植株的检测 | 第40-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43页 |
·预培养时间对叶盘转化率的影响 | 第41页 |
·农杆菌侵染时间对叶盘转化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共培养时间对叶盘转化率的影响 | 第42页 |
·延迟培养时间对叶盘转化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抗性植株的检测结果 | 第43页 |
·本章讨论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4页 |
附图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