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黄花菜(Hemerocallis lilio-asphodelus Linn)繁殖生物学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植物繁殖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植物繁育系统研究 | 第10-11页 |
·植物传粉机制的研究 | 第11-13页 |
·种子生物学的研究 | 第13页 |
·植物生殖分配的研究 | 第13-14页 |
·萱草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萱草属植物概况及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萱草属种质资源分布概述 | 第15页 |
·北黄花菜的研究现况 | 第15-16页 |
·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 第16-18页 |
2 北黄花菜种群生境调查 | 第18-21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8-20页 |
·北黄花菜种群样地环境及气候条件 | 第18-19页 |
·北黄花菜种群植被结构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北黄花菜的花部综合特征和繁育系统 | 第21-32页 |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试验方法 | 第21-24页 |
·花部综合特征观察 | 第21-22页 |
·微观结构观察 | 第22页 |
·花粉活力的测定 | 第22-23页 |
·柱头可授性的测定 | 第23页 |
·花粉-胚珠比的检测 | 第23页 |
·杂交指数的估计 | 第23页 |
·套袋、去雄及人工授粉实验 | 第23-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31页 |
·北黄花菜花部综合特征 | 第24-26页 |
·北黄花菜花部微观形态观察 | 第26-27页 |
·北黄花菜的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 | 第27-29页 |
·北黄花菜的繁育系统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北黄花菜的开花物候和传粉机制 | 第32-39页 |
·试验材料 | 第32页 |
·试验方法 | 第32-33页 |
·个体和群体水平的物候观察 | 第32页 |
·传粉媒介及传粉行为 | 第32-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8页 |
·北黄花菜的开花物候 | 第33-35页 |
·北黄花菜的访花昆虫及活动规律 | 第35-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5 北黄花菜生物量及营养物质分配 | 第39-47页 |
·试验方法 | 第39-40页 |
·植物生物量测定 | 第39页 |
·氮、磷、钾的生殖配置测定 | 第39-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6页 |
·北黄花菜的生物量变化 | 第40-42页 |
·北黄花菜全氮含量变化 | 第42-43页 |
·北黄花菜全磷含量变化 | 第43-44页 |
·北黄花菜全钾含量变化 | 第44-45页 |
·生物量、氮含量、磷含量、钾含量季节动态相关分析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6 北黄花菜种子萌发过程 | 第47-56页 |
·试验方法 | 第47-48页 |
·种子形态特征 | 第47页 |
·种子萌发特性 | 第47-48页 |
·幼苗生长特性 | 第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4页 |
·种子形态特征 | 第48-49页 |
·北黄花菜种子萌发特性 | 第49-54页 |
·北黄花菜幼苗生长特性 | 第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附图 | 第64-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