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8-9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9-11页 |
2. 立论 | 第11-17页 |
·目前对玛莎·施瓦茨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1页 |
·审美的概念、内涵 | 第11-15页 |
·研究玛莎·施瓦茨审美思想的重要性 | 第15-17页 |
3. 玛莎·施瓦茨审美思想形成的基础 | 第17-25页 |
·玛莎·施瓦茨的成长经历 | 第17页 |
·美国70年代社会背景及产生的艺术思潮 | 第17-25页 |
·社会大环境对玛莎·施瓦茨的影响 | 第17-18页 |
·后现代艺术思潮对玛莎·施瓦茨的影响 | 第18-25页 |
4. 理性美的继承 | 第25-31页 |
·古典主义的继承 | 第26-29页 |
·现代主义的继承 | 第29-31页 |
5. 非理性美的追求 | 第31-43页 |
·大众性 | 第31-34页 |
·临时性 | 第34-38页 |
·注重形式 | 第38-40页 |
·潜意识的表达 | 第40-43页 |
6. “丑”即美 | 第43-45页 |
7. 历史文脉之美 | 第45-51页 |
·同一化下的审美疲劳 | 第45页 |
·历史文脉能创造审美客体的差异性 | 第45-51页 |
8.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