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9页 |
1. 导论 | 第19-50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9-20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20-21页 |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21-45页 |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21-29页 |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29-44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简评 | 第44-45页 |
·研究方法 | 第45-46页 |
·文献研究的方法 | 第45页 |
·理论分析的方法 | 第45页 |
·实证研究的方法 | 第45-46页 |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46-47页 |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47-48页 |
·论文主要创新 | 第48-49页 |
·论文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49-50页 |
2. 转移支付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般理论分析 | 第50-85页 |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理论分析 | 第50-62页 |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含义和特点 | 第50-51页 |
·转移支付的目标:公平与效率的分析 | 第51-52页 |
·转移支付的类型及其经济效应分析 | 第52-59页 |
·转移支付的资金分配:经济因素与政治考量 | 第59-62页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分析 | 第62-70页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界定 | 第62-66页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 第66-67页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途径 | 第67-70页 |
·转移支付、地方政府行为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分析 | 第70-85页 |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与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回顾 | 第70-74页 |
·中国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行为理论分析 | 第74-79页 |
·转移支付、财政激励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分析 | 第79-85页 |
3. 转移支付对县级财政均等化效应分析——以四川省为例 | 第85-105页 |
·引言 | 第85-86页 |
·分析方法及数据阐述 | 第86-88页 |
·四川省县级政府转移支付前的初始财力差异分析 | 第88-89页 |
·四川省县级政府获得转移支付的总量和人均量分析 | 第89-100页 |
·四川省县级政府获得转移支付总量分析 | 第89-95页 |
·四川省县级政府人均转移支付分析 | 第95-100页 |
·四川省县级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最终财力差异分析 | 第100-102页 |
·四川省转移支付对县级财政均等化效应分析 | 第102-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4. 转移支付、地方政府行为与县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于四川省138个县(市)数据的实证分析 | 第105-123页 |
·引言 | 第105-107页 |
·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支出偏好理论分析 | 第107-112页 |
·转移支付、地区差异与地方政府支出偏好理论分析 | 第107-110页 |
·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支出行为的简单模型分析 | 第110-112页 |
·县级转移支付、“省直管县”改革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112-116页 |
·转移支付与县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证分析 | 第116-121页 |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第116-118页 |
·实证分析结果 | 第118-120页 |
·稳健性分析 | 第120-121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123页 |
5. 构建兼顾均等与财政激励的转移支付制度 | 第123-153页 |
·转移支付的财政激励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123-127页 |
·转移支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分析 | 第123-125页 |
·转移支付的财政激励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125-127页 |
·兼顾均等与财政激励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设计 | 第127-133页 |
·以均等化为目标的转移支付制度 | 第127-130页 |
·兼顾财政激励的转移支付公式设计 | 第130-133页 |
·兼顾均等与财政激励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 | 第133-139页 |
·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设计 | 第139-153页 |
·省以下转移支付现状分析 | 第139-141页 |
·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及思路 | 第141-144页 |
·省以下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构建 | 第144-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153-166页 |
后记 | 第166-168页 |
致谢 | 第168-170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