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中国外交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研究

内容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4页
目录第14-18页
0. 导论第18-39页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8-22页
     ·选题背景第19-21页
     ·研究意义第21-22页
   ·文献综述第22-33页
     ·舆论研究现状及述评第23-29页
     ·安全研究现状及述评第29-33页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第33-35页
   ·研究方法第35-37页
   ·研究的主要创新及不足第37-39页
     ·研究的主要创新第37-38页
     ·研究的不足第38-39页
1. 国家舆论安全基本理论第39-65页
   ·舆论及其形成第39-46页
     ·舆论的概念和特征第40-42页
     ·舆论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第42-44页
     ·舆论的形成第44-46页
   ·国家舆论安全第46-56页
     ·国家舆论安全的含义第46-51页
     ·国家舆论安全与国家利益第51-53页
     ·国家舆论安全的主要内容及特点第53-56页
   ·马克思主义维护国家舆论安全的指导思想第56-65页
     ·以党性原则为指引的国家舆论安全指导思想第56-58页
     ·以事实说话为科学思路的国家舆论安全指导思想第58-60页
     ·以人本理念为工作导向的国家舆论安全指导思想第60-62页
     ·以正确舆论导向为核心的国家舆论安全指导思想第62-65页
2. 国家舆论安全的战略地位第65-88页
   ·国家舆论安全问题的凸显第65-68页
     ·全球化催生了国家舆论安全形态第65-66页
     ·信息化发展倍增了国家舆论安全的力量第66-68页
   ·国家舆论安全是国家安全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第68-81页
     ·国家舆论安全对政治安全的影响第68-72页
     ·国家舆论安全对经济安全的影响第72-74页
     ·国家舆论安全对文化安全的影响第74-77页
     ·国家舆论安全对社会安全的影响第77-81页
   ·国家舆论安全之于中国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意义第81-88页
     ·国家舆论安全是确保综合国力增强的强力保障第81-83页
     ·国家舆论安全是实现中国和平崛起的坚实支撑第83-85页
     ·国家舆论安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呼吁第85-88页
3. 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面临的形势第88-109页
   ·国际涉华舆论对中国国家舆论安全的威胁第88-93页
     ·国际涉华舆论的偏向第89-90页
     ·国际涉华舆论攻击中国的主要问题第90-92页
     ·国际涉华舆论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第92-93页
   ·民族分裂主义对中国国家舆论安全的危害第93-97页
     ·民族分裂主义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表现形式第94页
     ·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宣扬的分裂舆论第94-96页
     ·民族分裂主义舆论带来的影响第96-97页
   ·全球化给中国国家舆论安全带来的历史性冲击第97-101页
     ·西方政治思潮入侵对国家舆论导向性基础的消解第97-99页
     ·西方意识形态强烈扩张对国家舆论斗争态势的加剧第99-100页
     ·国内外舆论融合对国家舆论传播管理的考验第100-101页
   ·社会转型对中国国家舆论安全形成的根本性挑战第101-105页
     ·社会阶层分化对国家舆论整合力的削弱第101-102页
     ·利益诉求多元化对国家舆论自我更新的震荡第102-103页
     ·社会矛盾复杂化对国家舆论认同感的降低第103-105页
   ·新媒体对中国国家舆论安全的深刻性影响第105-109页
     ·新媒体的“权力分化”弱化了国家舆论危机控制第105-106页
     ·新媒体的“聚合效应”放大了国家舆论危机程度第106-107页
     ·新媒体的“碎片性”模糊了国家舆论危机边界第107-109页
4. 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回顾及审视第109-126页
   ·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回顾第109-118页
     ·毛泽东时期的国家舆论安全战略第110-113页
     ·邓小平时期的国家舆论安全战略第113-116页
     ·世纪之交的国家舆论安全战略第116-118页
   ·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审视第118-126页
     ·国家舆论安全战略经验总结第118-122页
     ·国家舆论安全战略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22-126页
5. 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镜鉴及启示第126-142页
   ·苏联解体的国家舆论不安全因素第126-132页
     ·苏共对国家舆论传播规律的违背第127-128页
     ·苏共对国家舆论引导阵地领导权的放弃第128-129页
     ·苏共对国家舆论自我更新能力的缺失第129-130页
     ·苏共对西方舆论攻势的失守第130-132页
   ·西方发达国家舆论安全战略---以美国为例第132-137页
     ·美国全球舆论战略的演变与目的第132-134页
     ·美国全球舆论战略特点第134-137页
   ·苏联及西方发达国家国家舆论安全战略对中国的启示第137-142页
     ·坚持党管媒体原则,避免国家舆论导向危机第137-139页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避免政权合法性危机第139-140页
     ·坚持牢固人民群众基础,避免民族和社会冲突第140-141页
     ·坚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避免西方舆论打压第141-142页
6. 当代中国国家舆论安全战略构建第142-178页
   ·健全国家舆论安全决策管理系统:国家舆论安全战略的基础工程第142-150页
     ·健全国家舆论安全管理思想库第143-145页
     ·提高国家舆论安全管理整体创新能力第145-147页
     ·完善国家舆论安全危机管理机制第147-150页
   ·提高国家舆论传播和引导能力:国家舆论安全战略的核心工作第150-161页
     ·全面提升国家舆论自身影响力第151-154页
     ·全面探索国家舆论传播技巧第154-158页
     ·全面拓宽国家舆论传播渠道第158-161页
   ·夯实国家舆论安全思想防线:国家舆论安全战略的长期任务第161-169页
     ·加强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第161-164页
     ·加强公民“四个认同”教育第164-167页
     ·加强公民国家舆论安全意识教育第167-169页
   ·重塑国际传播新秩序:国家舆论安全战略的制高点第169-178页
     ·国际传播新秩序含义及争论第169-172页
     ·国际传播秩序的不平衡第172-174页
     ·重塑国际传播新秩序的基本途径第174-178页
7. 结语第178-180页
参考文献第180-192页
后记第192-193页
致谢第193-194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194-195页

论文共1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问题研究
下一篇:转移支付与县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以四川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