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前言 | 第12-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国内外商学院的发展历程 | 第12-13页 |
·国内商学院发展的困境 | 第13-14页 |
·全球商学院关注社会责任 | 第14-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5页 |
·研究内容、方法与意义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第17-18页 |
2 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第18-26页 |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商学院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 | 第18页 |
·组织成长理论 | 第18-20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0页 |
·价值链分析法 | 第20-21页 |
·文献综述 | 第21-26页 |
·大学社会责任 | 第21-23页 |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发展脉络 | 第23-24页 |
·企业社会责任与成长 | 第24-26页 |
3 商学院社会责任与成长关系 | 第26-37页 |
·商学院社会责任推动商学院成长 | 第26-33页 |
·研究方法 | 第27页 |
·数据整理 | 第27-28页 |
·比较法分析关键成功因素 | 第28-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商学院成长推动AACSB标准变动 | 第33-36页 |
·AACSB标准简介 | 第33-34页 |
·2003与2013年AACSB评价体系对比 | 第34-35页 |
·AACSB两次变化的分析 | 第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小结:商学院社会责任和成长间的双向正相关 | 第36-37页 |
4 商学院社会责任与成长联合分析框架 | 第37-59页 |
·商学院成长的分类 | 第37-38页 |
·促进商学院内生成长的社会责任 | 第38-44页 |
·识别商学院因其经营活动所负有的社会责任 | 第39-41页 |
·识别商学院因利益相关者期望差所负有社会责任 | 第41-42页 |
·识别商学院优势成长所需负担的社会责任 | 第42-44页 |
·促进商学院国际化成长的社会责任 | 第44-56页 |
·认证标准导向——以EQUIS为例 | 第44-46页 |
·评价标准导向——以FT全球商学院排名为例 | 第46-54页 |
·顶级商学院行为——以哈佛商学院和ISO26000为例 | 第54-56页 |
·促进商学院外部成长的社会责任 | 第56-58页 |
·分析框架图和思路 | 第58-59页 |
5 商学院社会责任与成长联合框架的使用——以WBS商学院为例 | 第59-78页 |
·WBS商学院简介 | 第59-61页 |
·WBS商学院社会责任现状 | 第61-64页 |
·研究方法 | 第61页 |
·数据整理 | 第61-63页 |
·数据分析 | 第63-64页 |
·WBS商学院内生成长 | 第64-68页 |
·利益相关者间期望差距所产生的商学院社会责任 | 第64-68页 |
·识别能产生巨大成长力的商学院社会责任范畴 | 第68页 |
·WBS国际化成长 | 第68-73页 |
·对WBS商学院国际化认证阶段的思考 | 第69页 |
·WBS商学院国际化百强阶段可能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 第69-73页 |
·WBS商学院外部成长 | 第73-75页 |
·推动产学研合作 | 第73-75页 |
·推进商学院间合作联盟 | 第75页 |
·小结 | 第75-78页 |
6 结束语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附录 | 第82-96页 |
附录1:2007-2013年FT百强商学院成长得分表 | 第82-86页 |
附录2:AACSB的核心价值观 | 第86-89页 |
附录3:2013FT百强主成分得分表 | 第89-94页 |
附录4:商学院社会责任调查问卷 | 第94-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