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SUMMARY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我国小麦生产现状 | 第12页 |
·小麦种植模式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少免耕耕作技术国内外研究及利用现状 | 第13-14页 |
·秸秆覆盖技术在我国研究及利用现状 | 第14-16页 |
·秸秆覆盖的保墒效应 | 第14-15页 |
·秸秆覆盖的产量效应 | 第15-16页 |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我国研究和应用 | 第16-20页 |
·地膜小麦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情况 | 第16-17页 |
·地膜小麦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 第17页 |
·地膜小麦的保墒效应 | 第17-18页 |
·地膜小麦的温度效应 | 第18页 |
·地膜小麦的增产效应 | 第18-19页 |
·地膜小麦的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 | 第19-20页 |
·小麦籽粒灌浆过程研究进展 | 第20页 |
·小麦叶及非叶器官对粒重的贡献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 | 第22-27页 |
·研究思路 | 第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试验点基本情况 | 第22-23页 |
·试验设计 | 第23-24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4-27页 |
·土壤含水量测定 | 第24页 |
·小麦植株含水量测定 | 第24页 |
·土壤温度测定 | 第24页 |
·籽粒灌浆过程测定 | 第24-25页 |
·叶及非叶器官对粒重的贡献研究方法 | 第25页 |
·小区产量测定及室内考种 | 第25-26页 |
·数据处理 | 第26-27页 |
第三章 不同种植模式蓄水保墒效应 | 第27-68页 |
·不同年份小麦生长期间及夏闲期降雨量 | 第27-28页 |
·不同种植模式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 第28-39页 |
·不同种植模式在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土壤水分状况 | 第39-41页 |
·不同种植模式土壤水分垂直变化 | 第41-56页 |
·全膜覆土一茬和二茬栽培模式土壤水分垂直动态变化比较 | 第56-58页 |
·不同种植模式土壤贮水量动态变化 | 第58-61页 |
·夏闲期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第61-64页 |
·不同种植模式土壤水分和土壤贮水量动态变化 | 第61-62页 |
·夏闲期不同种植模式土壤水分垂直动态变化 | 第62-64页 |
本章结论与讨论 | 第64-68页 |
1.不同种植模式蓄水保墒效应 | 第64-68页 |
·不同种植模式在小麦生长期间的蓄水保墒效应 | 第64-67页 |
·全膜覆土一茬和二茬小麦种植膜在夏闲期的蓄水保墒效应 | 第67页 |
·不同种植模式的水分利用效率 | 第67-68页 |
第四章 不同种植模式温度效应 | 第68-81页 |
·不同种植模式 0-25cm 土层土壤温度动态变化 | 第68页 |
·不同种植模式在不同生育期土壤温度日动态变化 | 第68-75页 |
·不同种植模式在苗期土壤温度日动态变化 | 第68-70页 |
·不同种植模式在越冬前土壤温度日动态变化 | 第70-71页 |
·不同种植模式在起身期土壤温度日动态变化 | 第71-72页 |
·不同种植模式在灌浆中期土壤温度日动态变化 | 第72-73页 |
·不同种植模式在灌浆后期土壤温度日动态变化 | 第73-75页 |
·不同种植模式在小麦生长后期土壤温度动态变化 | 第75-79页 |
·不同种植模式在小麦扬花至灌浆期土壤温度动态变化 | 第75-76页 |
·不同种植模式小麦灌浆至成熟期日不同时间段土壤温度动态变化 | 第76-77页 |
·不同种植模式不同土层小麦灌浆至成熟期土壤温度动态变化 | 第77-79页 |
本章结论与讨论 | 第79-81页 |
1. 不同种植模式温度效应 | 第79页 |
2. 不同种植模式不同土层土壤温度日动态变化 | 第79-81页 |
第五章 不同种植模式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 第81-100页 |
·不同种植模式小麦群体动态变化 | 第81-82页 |
·不同种植模式株高变化动态 | 第82页 |
·不同种植模式植株含水量动态变化 | 第82-83页 |
·不同种植模式不同器官含水量动态变化 | 第83-84页 |
·不同种植模式籽粒灌浆过程 | 第84-86页 |
·不同种植模式叶及非叶器官对粒重的贡献 | 第86-91页 |
·不同种植模式不同叶位叶片对粒重的贡献 | 第86-88页 |
·不同种植模式叶及非叶器官对粒重的贡献 | 第88-91页 |
·不同种植模式对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 第91-97页 |
·2008-2009 年不同种植模式产量及产量性状 | 第91-92页 |
·2009-2010 年不同种植模式产量及产量性状 | 第92-93页 |
·2010-2011 年不同种植模式产量及产量性状 | 第93-94页 |
·2011-2012 年不同种植模式产量及产量性状 | 第94-95页 |
·2012-2013 年不同种植模式产量及产量性状 | 第95-97页 |
本章结论与讨论 | 第97-10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00-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0页 |
作者简介 | 第110-111页 |
导师简介 | 第111-112页 |
致谢 | 第112-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