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 ·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新干县青铜器概述 | 第15-22页 |
| ·新干县商代大墓的发现及意义 | 第15-18页 |
| ·新干县大洋洲出土青铜器时间的界定 | 第18-19页 |
| ·新干县地区自然地理及文化背景 | 第19-21页 |
| ·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新干县青铜器的规制 | 第22-31页 |
| ·新干县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 第22-26页 |
| ·新干县青铜器的装饰艺术 | 第26-27页 |
| ·造型和纹饰的定制 | 第27-30页 |
| ·小结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新干县青铜器造型研究 | 第31-60页 |
| ·礼器造型特征及其内在意蕴 | 第32-43页 |
| ·乐器造型特征及其内在意蕴 | 第43-46页 |
| ·兵器造型特征及其内在意蕴 | 第46-54页 |
| ·日常用具造型特征及其内在意蕴 | 第54-58页 |
| ·小结 | 第58-60页 |
| 第五章 新干县青铜器纹饰研究 | 第60-79页 |
| ·主要青铜纹饰及其含义 | 第60-70页 |
| ·兽面纹 | 第61-64页 |
| ·虎纹 | 第64-66页 |
| ·几何形纹 | 第66-69页 |
| ·龙纹 | 第69-70页 |
| ·青铜纹饰的形式特征及内在意蕴 | 第70-74页 |
| ·青铜纹饰的风格演变 | 第74-77页 |
| ·狞历美到轻灵生动美的转变 | 第74-76页 |
| ·与中原风格融合贯通并向地域文化跳转 | 第76-77页 |
| ·从中原重食重酒到本地重食轻酒的祭祀文化的转移 | 第77页 |
| ·小结 | 第77-79页 |
| 第六章 新干县青铜器造型和纹饰中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 | 第79-84页 |
| ·文化内涵 | 第79-81页 |
| ·祭祀文化 | 第79-80页 |
| ·新干县当地特有文化——虎方文化 | 第80-81页 |
| ·审美特征 | 第81-83页 |
| ·小结 | 第83-84页 |
| 第七章 结语 | 第84-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9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第91-92页 |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