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通高速公路边坡管理系统开发与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9页 |
·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课题研究目的、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怀通高速公路沿线边坡的调查 | 第13-24页 |
·怀通高速公路的沿线边坡工程概况 | 第13-17页 |
·边坡的工程概况 | 第13-16页 |
·坡体结构特征 | 第16-17页 |
·怀通高速公路边坡的分类与分布 | 第17-20页 |
·顺向结构边坡类型 | 第17-18页 |
·反向结构边坡类型 | 第18-19页 |
·切向结构边坡类型 | 第19-20页 |
·沿线边坡地质灾害 | 第20-23页 |
·边坡的破坏类型及特征 | 第20-22页 |
·滑坡灾害的分布规律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怀通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与维护措施 | 第24-37页 |
·边坡管理系统的内容与原则 | 第24-25页 |
·边坡管理系统的内容 | 第24页 |
·边坡管理系统的原则 | 第24-25页 |
·各类型破坏(损)分类与量化指标 | 第25-31页 |
·防护结构破损分类和量化指标 | 第25-26页 |
·坡体变形破坏分类和量化指标 | 第26页 |
·排水系统故障分类和量化指标 | 第26-27页 |
·支挡结构损伤的分类和量化指标 | 第27-29页 |
·各类型破坏(损)的量化扣分及占分标准 | 第29-31页 |
·边坡稳定性评判 | 第31-34页 |
·判别边坡稳定性的专家打分综合评价方法 | 第31-32页 |
·影响边坡稳定性评价因素的指标 | 第32-33页 |
·边坡稳定性的综合评价指标 | 第33-34页 |
·边坡维护建议的类型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怀通高速公路边坡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第37-54页 |
·概述 | 第37页 |
·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37-39页 |
·系统数据需求 | 第37页 |
·系统功能分析设计 | 第37-38页 |
·系统软件运行的配置要求 | 第38-39页 |
·系统的开发方式以及开发环境 | 第39-40页 |
·系统的开发方式 | 第39-40页 |
·系统的开发环境 | 第40页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40-42页 |
·系统的设计原则 | 第40-41页 |
·系统的设计目标 | 第41页 |
·系统的总体架构 | 第41-42页 |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 第42-53页 |
·数据库的总体结构设计 | 第42页 |
·数据库的 E-R 图 | 第42-43页 |
·数据库设计表 | 第43-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怀通高速公路边坡管理系统的实现 | 第54-68页 |
·系统界面 | 第54-55页 |
·系统主界面 | 第55页 |
·功能界面 | 第55-61页 |
·系统设置管理 | 第56-57页 |
·边坡编辑 | 第57-58页 |
·边坡查询 | 第58-60页 |
·系统快捷键 | 第60-61页 |
·边坡资料查看功能 | 第61-63页 |
·边坡资料编辑功能 | 第63-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68页 |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