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对中国学校体育的借鉴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8-10页 |
·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2 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 第15-20页 |
·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 第15-16页 |
·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 第16-20页 |
3 赫尔巴特核心教育理论提炼 | 第20-31页 |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 | 第20-23页 |
·教育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实现儿童的自由 | 第23-24页 |
·在教育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 | 第24-28页 |
·“训育”是“道德性格”形成的必要手段 | 第28-31页 |
4 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对中国学校体育的借鉴与启示 | 第31-41页 |
·高度重视学生体育道德的培养 | 第31-33页 |
·注重学校体育目标中学生体育道德的培养 | 第31-32页 |
·根据“道德结构”设置学校体育道德培养目标 | 第32-33页 |
·正确处理学校体育管理与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关系 | 第33-36页 |
·注重呵护儿童运动自由的天性 | 第34-35页 |
·实施以儿童自由为最高目标的学校体育教学管理 | 第35-36页 |
·注重学生体育活动中多方面兴趣的培养 | 第36-39页 |
·高度重视体育活动兴趣的作用 | 第37-38页 |
·注重学生“同情兴趣”的发展 | 第38-39页 |
·重视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 第39-41页 |
·加强学生自我教育,提高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 | 第39-40页 |
·改变体育教师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角色 | 第40-41页 |
5 结语 | 第41-42页 |
6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在研究生期间所获研究成果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