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犯的处罚根据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2页 |
第2章 共犯处罚根据的机能 | 第12-17页 |
·共犯处罚根据问题存在的前提 | 第12-14页 |
·扩张正犯概念与限制正犯概念 | 第12-13页 |
·我国理论的现状 | 第13-14页 |
·共犯处罚根据机能之我见 | 第14-17页 |
·立法论上的机能 | 第15页 |
·解释论上的机能 | 第15-17页 |
第3章 共犯处罚根据各学说介评 | 第17-36页 |
·关于各学说的分类 | 第17-18页 |
·可罚性借受说的学说 | 第18-21页 |
·基本观点 | 第18-20页 |
·解释论结论及其评价 | 第20-21页 |
·可罚性固有说的学说 | 第21-36页 |
·责任共犯说 | 第21-23页 |
·违法共犯说 | 第23-28页 |
·惹起说 | 第28-36页 |
第4章 共犯处罚根据的合理选择 | 第36-46页 |
·选择的依据 | 第36-39页 |
·各依据之检讨 | 第36-38页 |
·本文之主张 | 第38-39页 |
·共犯处罚根据之我见 | 第39-46页 |
·共犯责任的考量 | 第39-41页 |
·共犯违法的考量 | 第41-46页 |
第5章 混合引起说的适用 | 第46-55页 |
·混合引起说对相关理论问题的影响 | 第46-48页 |
·混合引起说与共犯性质论 | 第46-47页 |
·混合引起说与共犯的成立要件 | 第47-48页 |
·混合惹起说与具体问题的解决 | 第48-55页 |
·未遂教唆的可罚性 | 第48-52页 |
·必要共犯的可罚性 | 第52-53页 |
·教唆、帮助自杀的处理 | 第53页 |
·嘱托自杀的处理 | 第53-55页 |
第6章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9-60页 |
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