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用卡诈骗罪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0页 |
第2章 信用卡诈骗罪概述 | 第10-15页 |
·信用卡的概念和分类 | 第10-11页 |
·信用卡诈骗罪的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信用卡诈骗罪的国际立法比较与国内立法沿革 | 第12-15页 |
·信用卡犯罪的立法模式和立法比较 | 第12-13页 |
·我国信用卡诈骗罪的立法沿革 | 第13-15页 |
第3章 关于信用卡诈骗罪的两点争议 | 第15-19页 |
·单位犯罪主体问题 | 第15-17页 |
·理论界的争议 | 第15-16页 |
·本文观点 | 第16-17页 |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问题 | 第17-19页 |
·不同的声音 | 第17页 |
·本文观点 | 第17-19页 |
第4章 信用卡诈骗罪的行为分析 | 第19-28页 |
·使用伪造的信用卡 | 第19-20页 |
·关于使用 | 第19页 |
·关于伪造的信用卡 | 第19-20页 |
·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 | 第20-22页 |
·对于"虚假的身份证明"的理解 | 第21-22页 |
·对于"骗领"的理解 | 第22页 |
·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 第22-23页 |
·冒用他人信用卡 | 第23-24页 |
·恶意透支 | 第24-28页 |
·关于恶意透支的主体 | 第25页 |
·关于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 | 第25-26页 |
·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 | 第26-28页 |
第5章 关于完善信用卡诈骗罪的立法建议 | 第28-34页 |
·信用卡诈骗罪在刑法中位置结构调整的建议 | 第28-29页 |
·从信用卡诈骗罪的概念理解 | 第28-29页 |
·从信用卡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关系分析 | 第29页 |
·增设信用卡诈骗罪单位犯罪主体的建议 | 第29-31页 |
·有利于统一定罪和量刑 | 第30页 |
·有利于惩治犯罪、保护公私财物 | 第30页 |
·适应各国刑事立法的趋势 | 第30-31页 |
·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行为单独设罪的建议 | 第31-32页 |
·从完善立法技术角度的建议 | 第32-34页 |
第6章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作者简介 | 第37-38页 |
后记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