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市二、三产业承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潜力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承载能力的含义 | 第11-12页 |
·承载力概念的含义 | 第11-12页 |
·人口承载力概念的由来和发展 | 第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理论方面 | 第13-15页 |
·实证研究方面 | 第15-19页 |
·小结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构思与安排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21-33页 |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 | 第21-23页 |
·新兴古典框架下城市体系的理论基础 | 第23-33页 |
·分工理论 | 第23-27页 |
·交易费用理论或制度经济学 | 第27-29页 |
·个人主义 | 第29-31页 |
·库恩塔克定理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分工演进与三级城市体系结构 | 第33-47页 |
·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的特点 | 第34-36页 |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思想 | 第34-35页 |
·超边际分析的特点 | 第35-36页 |
·城市体系结构 | 第36-39页 |
·交易成本的设定 | 第36页 |
·交易成本与城市体系布局 | 第36-38页 |
·城市体系层级关系 | 第38-39页 |
·城市体系演化模型 | 第39-46页 |
·个人决策问题 | 第39页 |
·模式及组织结构 | 第39-44页 |
·模型求解 | 第44-45页 |
·模型解释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县级市二、三产业的吸纳能力分析 | 第47-55页 |
·劳动力转移和城市政策 | 第47-48页 |
·中国县市的承载能力问题 | 第48-49页 |
·县级市第二、三产业承载吸纳就业能力 | 第49-55页 |
·县级市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弹性 | 第49-52页 |
·结果分析 | 第52-55页 |
第五章 总结及建议 | 第55-59页 |
·总结 | 第55-56页 |
·理论方面 | 第55-56页 |
·实证方面 | 第56页 |
·政策建议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