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审前程序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民事审前程序的基本理论 | 第8-15页 |
第一节 民事审前程序的涵义 | 第8-10页 |
第二节 民事审前程序的制度功能 | 第10-12页 |
第三节 民事审前程序的价值 | 第12-15页 |
第二章 我国民事审前程序的制度缺陷 | 第15-22页 |
第一节 民事审前程序缺乏独立性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审前程序的法院本位主义 | 第16-17页 |
第三节 主体的同一性易致先入为主 | 第17-18页 |
第四节 争点整理程序不具实质化 | 第18-19页 |
第五节 审前调解功能并未充分发挥 | 第19-22页 |
第三章 民事审前程序的比较法考察 | 第22-29页 |
第一节 大陆法系的民事审前程序 | 第22-24页 |
第二节 英美法系的民事审前程序 | 第24-26页 |
第三节 民事审前程序的比较法考察启示 | 第26-29页 |
第四章 我国民事审前程序的重构 | 第29-37页 |
第一节 程序建构理念的转换 | 第29-31页 |
第二节 法官主体身份的分离 | 第31-32页 |
第三节 建立答辩失权制度 | 第32-33页 |
第四节 完善证据交换程序 | 第33-34页 |
第五节 实质化争点整理程序 | 第34-35页 |
第六节 完善审前调解制度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后记 | 第41-42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