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4页 |
Abstract | 第14-17页 |
缩略语 | 第17-1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8-28页 |
·手性药物研究重要性和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手性药物立体选择性药物动力学 | 第19-20页 |
·氨基酸、小肽类手性药物拆分的研究概况 | 第20-23页 |
·肌肽研究概况 | 第23-24页 |
·L-肌肽滴眼液和眼部微透析技术 | 第24-26页 |
·L-肌肽滴眼液 | 第24-25页 |
·眼部微透析技术 | 第25-26页 |
·大鼠心肌中L-肌肽的浓度测定 | 第26页 |
·立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 第26-28页 |
第二章 高效液相色谱配体交换手性固定相法拆分肌肽对映体 | 第28-42页 |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 第29页 |
·溶液配制 | 第29页 |
·配体交换手性固定相法对肌肽对映体拆分条件的优化 | 第29-38页 |
·配位络合物的形成与稳定性 | 第29-31页 |
·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31-38页 |
·拆分机制初探 | 第38-40页 |
·讨论 | 第40-42页 |
第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手性衍生化法拆分肌肽对映体 | 第42-55页 |
·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条件 | 第43页 |
·溶液配制 | 第43页 |
·衍生化反应 | 第43-44页 |
·衍生化反应产物的质谱分析 | 第44页 |
·衍生化条件的优化 | 第44-49页 |
·衍生化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44-46页 |
·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46-49页 |
·L-肌肽原料药中D-肌肽检查 | 第49-52页 |
·色谱条件 | 第49页 |
·样品制备 | 第49页 |
·衍生化反应 | 第49-50页 |
·方法学验证 | 第50-51页 |
·L-肌肽原料药中D-肌肽检查 | 第51-52页 |
·讨论 | 第52-55页 |
·衍生化条件的选择 | 第52-53页 |
·L-肌肽原料药中D-肌肽的检查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大鼠体内肌肽立体选择性药物动力学 | 第55-71页 |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 第56页 |
·溶液配制 | 第56-57页 |
·血浆样品预处理方法 | 第57页 |
·分析方法确证 | 第57-62页 |
·灌胃给予大鼠L-肌肽和D-肌肽的体内吸收动力学 | 第62-65页 |
·给药方案和血浆样品的采集 | 第62页 |
·血浆样品的分析测定 | 第62-63页 |
·给予大鼠L-肌肽和D-肌肽药动学结果 | 第63-65页 |
·灌胃给予大鼠肌肽消旋体的体内吸收动力学实验 | 第65-70页 |
·给药方案和血浆样品的采集 | 第65-66页 |
·血浆样品的分析测定 | 第66页 |
·灌胃给予大鼠肌肽消旋体药动学结果 | 第66-69页 |
·灌胃给予大鼠L-肌肽、D-肌肽和肌肽消旋体药动参数比较 | 第69-70页 |
·讨论 | 第70-71页 |
·衍生化试剂的选择 | 第70页 |
·内标物的选择 | 第70页 |
·HPLC-FL与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70-71页 |
第五章 L-肌肽与N-乙酰-L-肌肽滴眼液家兔房水药物动力学 | 第71-92页 |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 | 第72页 |
·溶液配制 | 第72-73页 |
·手术方法和探针的植入 | 第73-74页 |
·微渗析试验方法 | 第74-78页 |
·体外校正 | 第75-77页 |
·体内校正 | 第77-78页 |
·分析方法的确证 | 第78-83页 |
·L-肌肽分析方法的确证 | 第78-80页 |
·N-乙酰-L-肌肽分析方法的确证 | 第80-83页 |
·L-肌肽在家兔房水中的药动学实验 | 第83-85页 |
·微渗析样品的采集 | 第83页 |
·微渗析样品的分析测定 | 第83页 |
·实验结果 | 第83-85页 |
·N-乙酰-L-肌肽在家兔房水中的药动学实验 | 第85-88页 |
·微渗析样品的采集 | 第85-86页 |
·微渗析样品的分析测定 | 第86页 |
·实验结果 | 第86-88页 |
·讨论 | 第88-92页 |
·眼部药动学研究 | 第88页 |
·房水与探针的植入手术 | 第88页 |
·探针的特性 | 第88-89页 |
·微渗析取样技术 | 第89-91页 |
·UPLC/MS/MS方法 | 第91页 |
·L-肌肽和N-乙酰-L-肌肽在家兔房水中的药物动力学行为 | 第91-92页 |
第六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心肌内源性L-肌肽 | 第92-102页 |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 第93页 |
·溶液配制 | 第93-94页 |
·心肌样品预处理方法 | 第94页 |
·分析方法确证 | 第94-99页 |
·正常大鼠和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 第99页 |
·心肌样品的采集 | 第99页 |
·大鼠心肌内源性L-肌肽浓度测定结果 | 第99-100页 |
·讨论 | 第100-102页 |
·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100页 |
·前处理条件的选择 | 第100页 |
·心肌中L-肌肽浓度的测定与糖尿病 | 第100-102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02-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
个人简历 | 第120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2007-2010) | 第12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