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4页 |
导论 | 第14-36页 |
第一章 从描述现象学到先验现象学 | 第36-60页 |
·现象学一般以及胡塞尔现象学一般概况 | 第36-39页 |
·对心理主义的批判 | 第39-42页 |
·意向性与范畴直观 | 第42-49页 |
·先验转向 | 第49-60页 |
第二章 交互主体性理论的呈现与阐明 | 第60-80页 |
·利普斯式的“自我本能”道路 | 第60-69页 |
·狄尔泰式的“人格精神论”道路 | 第69-80页 |
第三章 《笛卡尔式的沉思》中的交互主体性理论 | 第80-100页 |
·先验还原与交互主体性理论 | 第81-92页 |
·胡塞尔先验自我论重谈和交互主体性理论的不彻底 | 第92-100页 |
第四章 交互主体性理论与明证和直观 | 第100-112页 |
·明证性与自我 | 第100-105页 |
·《笛卡尔式的沉思》中先验交互主体性理论的内在矛盾 | 第105-112页 |
第五章 发生分析与交互主体性理论的密切关联 | 第112-134页 |
·作为体系的现象学和发生现象学文献考察 | 第112-115页 |
·动态分析与自我论 | 第115-124页 |
·同感与发生 | 第124-134页 |
第六章 交互主体性理论与生活世界 | 第134-146页 |
·超越先验自我分析的另外的现象学方向 | 第134-138页 |
·生活世界与交互主体性 | 第138-146页 |
结论 | 第146-148页 |
参考文献 | 第148-152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52-153页 |
后记 | 第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