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导言 | 第12-17页 |
第一章 空间、正义与空间正义 | 第17-63页 |
第一节 空间本性的追问与呈现 | 第17-40页 |
一、 自然主义的空间认识路线及其批判 | 第18-23页 |
二、 主观主义的空间认识路线与批判 | 第23-26页 |
三、 空间认识路线的革命与社会转向 | 第26-40页 |
第二节 正义的批判与重构 | 第40-49页 |
一、 正义的历史批判 | 第41-44页 |
二、 正义的多维重构 | 第44-49页 |
第三节 理论与实践:空间正义的双向生成 | 第49-63页 |
一、 正义的逻辑演进与空间视域的开启 | 第50-54页 |
二、 空间正义的问题指向与现实诉求 | 第54-56页 |
三、 空间正义范式的基础视域与理论限度 | 第56-63页 |
第二章 从资本空间化到空间生产:一种生产方式批判的视角 | 第63-111页 |
第一节 资本创新与资本空间化:本质、进程、图景 | 第63-85页 |
一、 马克思对资本空间化的逻辑揭示与批判 | 第63-74页 |
二、 资本空间化的新时期与空间的生产 | 第74-85页 |
第二节 空间生产的非正义性:双重向度批判 | 第85-101页 |
一、 资本城市化与城市空间生产的非正义性批判 | 第86-91页 |
二、 资本全球化与全球空间生产的非正义性批判 | 第91-101页 |
第三节 对抗空间生产方式的可能性路径 | 第101-111页 |
一、 资本的辩证批判与空间生产方式的可选择性 | 第101-104页 |
二、 资本主义空间生产过程的矛盾对抗 | 第104-106页 |
三、 从抽象到差异:城市空间性质的置换 | 第106-108页 |
四、 改变全球空间生产布局,重塑全球空间 | 第108-111页 |
第三章 空间政治的再造:从空间资本化到空间政治化 | 第111-161页 |
第一节 空间的生产与政治的生产 | 第111-123页 |
一、 空间资本化与政治化的融合 | 第111-114页 |
二、 空间政治化的历程 | 第114-118页 |
三、 空间政治性的生成根源 | 第118-120页 |
四、 空间政治性的现实表现 | 第120-123页 |
第二节 空间政治的生产与非正义的生产 | 第123-146页 |
一、 空间的政治工具性与政治功能性 | 第123-125页 |
二、 空间成为权力的工具 | 第125-134页 |
三、 空间隔离与政治统治的再造 | 第134-141页 |
四、 空间性控制与社会秩序的确立 | 第141-146页 |
第三节 走向空间政治的反抗:出路与前景 | 第146-161页 |
一、 空间政治反抗何以可能 | 第146-148页 |
二、 空间批判意识与空间的行动 | 第148-150页 |
三、 规范空间权力,实现空间基本权利的平等 | 第150-156页 |
四、 分化与包容:阶级斗争的空间化与边缘空间的反抗 | 第156-161页 |
第四章 转型与重构:流动空间的生产与正义的可能性 | 第161-205页 |
第一节 资本与技术的同构:流动空间的生成 | 第161-173页 |
一、 空间组织形式与结构的革命性变革 | 第161-164页 |
二、 社会组织形式的变化与网络社会的崛起 | 第164-166页 |
三、 空间结构的变化与空间、地方性质的重塑 | 第166-168页 |
四、 流动空间的生成:内涵、属性、意义 | 第168-173页 |
第二节 正义与非正义的生产:流动空间的批判性反思 | 第173-190页 |
一、 资本形态的创新与资本主义空间生产方式的转变 | 第174-178页 |
二、 去政治化与再政治化 | 第178-182页 |
三、 权力的消解与权力的再生产 | 第182-186页 |
四、 社会身份等级与阶层的分化与重组 | 第186-190页 |
第三节 批判与引导:流动空间正义何以可能 | 第190-205页 |
一、 展开信息、知识、技术的辩证批判 | 第191-193页 |
二、 重建地方反抗力量,走向地方联合反抗 | 第193-196页 |
三、 规范与容纳:走向流动公共空间的建构 | 第196-199页 |
四、 主体参与与权利保障 | 第199-201页 |
五、 知识工人阶级与集体行动的可能性 | 第201-205页 |
结语 面向“中国问题”的空间正义理论的反思与构建 | 第205-210页 |
参考文献 | 第210-22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主持的课题 | 第222-224页 |
后记 | 第224-2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