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液压传动论文

间隙非线性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影响及其补偿方法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课题来源第10页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8页
     ·间隙非线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间隙补偿策略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含间隙控制系统的实验研究第16-18页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8-20页
第2章 含间隙非线性的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模型第20-30页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结构第20页
   ·不含间隙的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模型第20-23页
     ·阀的流量方程第21页
     ·液压缸的流量连续性方程第21-22页
     ·液压缸和负载的力平衡方程第22页
     ·位置传感器的数学模型第22页
     ·伺服放大器的数学模型第22-23页
   ·间隙非线性模型第23-27页
     ·间隙的“死区”模型第23-24页
     ·间隙的“振-冲”模型第24-26页
     ·间隙的“迟滞”模型第26-27页
   ·含间隙非线性的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第27-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间隙非线性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影响第30-38页
   ·负载轴与执行机构连接处间隙变化分析第30-31页
   ·间隙大小对系统位置控制品质的影响第31-34页
     ·系统频率响应分析第31-32页
     ·阶跃响应分析第32-34页
   ·间隙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负载速度的影响分析第34-35页
   ·间隙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负载力的影响分析第35-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中间隙非线性补偿方法研究第38-47页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中间隙的补偿分析第38-39页
   ·基于双阀控制双液压缸的间隙补偿法第39-41页
     ·补偿原理第39-40页
     ·仿真分析第40-41页
   ·基于单阀控制双液压缸的间隙补偿法第41-44页
     ·补偿原理第41-43页
     ·仿真分析第43-44页
   ·改进的单阀控制双液压缸间隙补偿结构第44-46页
     ·补偿原理第44页
     ·仿真分析第44-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5章 含间隙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实验台设计第47-58页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设计第47-52页
     ·系统供油压力的选择第47-48页
     ·液压缸的选择第48-49页
     ·伺服阀的选择第49-50页
     ·位移传感器的选择第50-51页
     ·反馈编码器的选择第51页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第51-52页
   ·间隙设计第52-54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54-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1 全文总结第58页
 2 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致谢第64-66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6-67页
附录B 科研实践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合缠绕纸管成型的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EEMD与谱峭度的滚动轴承故障初始时间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