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韦伯现代性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一、选题的背景和目的 | 第10-11页 |
二、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一)马克思现代性思想 | 第11页 |
(二)韦伯现代性思想 | 第11-12页 |
(三)马克思和韦伯现代性思想的比较 | 第12-13页 |
三、逻辑结构 | 第13-14页 |
第一章 马克思“经济—社会”现代性思想的内容结构 | 第14-31页 |
一、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产生 | 第14-17页 |
(一)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社会背景 | 第14-15页 |
(二)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理论背景 | 第15-17页 |
二、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形成过程 | 第17-19页 |
(一)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初步建立 | 第17-18页 |
(二)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全面发展 | 第18-19页 |
(三)马克思现代性思想最终确立 | 第19页 |
三、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内涵和基本范畴 | 第19-26页 |
(一)现代性的一般内涵 | 第19-20页 |
(二)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内涵 | 第20-21页 |
(三)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基本范畴 | 第21-26页 |
四、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特点 | 第26-31页 |
(一)总体性 | 第26-27页 |
(二)辩证性 | 第27-28页 |
(三)实践性 | 第28-29页 |
(四)阶级性 | 第29-31页 |
第二章 韦伯“文化—政治”现代性思想的内容结构 | 第31-48页 |
一、韦伯现代性思想的产生 | 第31-34页 |
(一)韦伯现代性思想社会背景 | 第31-32页 |
(二)韦伯现代性思想理论背景 | 第32-34页 |
二、韦伯现代性思想的内涵 | 第34-37页 |
(一)理性化思想是韦伯现代性思想的内在同一 | 第34-35页 |
(二)韦伯现代性思想涵义 | 第35-37页 |
三、韦伯理性化思想基点与核心 | 第37-40页 |
(一)社会行动内涵和类型划分 | 第37-38页 |
(二)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内涵和划分 | 第38-40页 |
四、韦伯“理性化”现代性思想的体现 | 第40-48页 |
(一)现代文化理性化 | 第40-41页 |
(二)现代社会思想理性化 | 第41-42页 |
(三)现代经济理性化 | 第42-44页 |
(四)现代政治理性化 | 第44-48页 |
第三章 马克思与韦伯资本主义现代性思想的比较分析 | 第48-54页 |
一、马克思和韦伯批判现代社会基本立足点比较 | 第48-50页 |
(一)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 第48-49页 |
(二)韦伯的文化论与制度论 | 第49-50页 |
二、马克思和韦伯批判现代社会方式比较 | 第50-52页 |
(一)马克思的异化 | 第50-51页 |
(二)韦伯的理性化 | 第51-52页 |
三、马克思和韦伯批判现代社会发展命运比较 | 第52-54页 |
(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未来的乐观态度 | 第52-53页 |
(二)韦伯对资本主义未来的悲观态度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
个人简历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