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文章的选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内关于马克思产权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外关于马克思产权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关于公司股权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2页 |
·国外关于公司股权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3-16页 |
·研究的重点 | 第13页 |
·研究的难点 | 第13-14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16页 |
2 马克思产权理论概述 | 第16-29页 |
·马克思产权理论产权概念解析 | 第16-21页 |
·马克思产权概念的内涵 | 第16-18页 |
·马克思产权的本质 | 第18-19页 |
·马克思产权的起源和历史形态 | 第19-20页 |
·马克思产权的权能和权能结构 | 第20-21页 |
·马克思产权的功能 | 第21页 |
·马克思产权理论的基本框架 | 第21-26页 |
·马克思产权理论的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马克思产权理论的基本结构 | 第23-25页 |
·马克思产权理论的基本观点 | 第25-26页 |
·马克思产权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26-29页 |
·马克思产权的“二重性”理论 | 第26-27页 |
·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 | 第27页 |
·马克思“两权”分离理论 | 第27-29页 |
3 公司股权结构概述 | 第29-32页 |
·公司股权结构的概念 | 第29页 |
·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 | 第29-30页 |
·公司股权结构的类型 | 第30-32页 |
4 我国公司股权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产权不明晰,股权主体地位缺失 | 第32页 |
·股权结构单一,股权创新不足 | 第32-33页 |
·股权制衡机制失效,股权结构无法实现有效的股东牵制 | 第33-35页 |
5 马克思产权理论的科学性和对我国公司股权结构优化的适用性 | 第35-40页 |
·马克思产权理论的科学性 | 第35-37页 |
·马克思产权理论的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 第35-36页 |
·马克思产权理论的产权制度优越与否的生产力标准 | 第36页 |
·马克思产权理论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指导公司股权结构优化 | 第36-37页 |
·马克思产权理论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出发促进公司股权结构优化 | 第37页 |
·马克思产权理论对我国公司股权结构优化的适用性 | 第37-40页 |
·我国公司股权结构优化的实践要求以马克思产权理论的科学性为指导 | 第37-38页 |
·马克思产权理论的科学性给我国公司股权结构优化难题提供指引 | 第38-39页 |
·马克思产权理论的科学性有利于我国公司股权结构优化 | 第39-40页 |
6 用马克思产权理论指导我国公司股权结构优化 | 第40-44页 |
·马克思产权理论对我国公司股权结构优化的指导作用 | 第40-41页 |
·我国公司股权结构优化应立足于马克思产权理论 | 第40-41页 |
·我国公司股权结构优化受到马克思法律思想的影响 | 第41页 |
·马克思产权理论指导我国公司股权结构优化的调整方向 | 第41-44页 |
·以产权二重性理论为指导明晰公司产权并优化股权结构 | 第41-42页 |
·以劳动力产权理论为指导明确劳动力剩余索取权创新公司股权结构 | 第42-43页 |
·以“两权”分离理论为指导强化公司股权制衡机制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