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3D场景下的CoMP技术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5页
   ·LTE及LTE-A通信系统概述第7-8页
   ·LTE-A系统架构及物理层标准化关键技术简介第8-12页
     ·LTE-A系统架构第8-9页
     ·LTE-A物理层标准化关键技术简介第9-12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2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第12-15页
第二章 CoMP技术概述第15-25页
   ·CoMP理论基础第15-16页
   ·CoMP传输方案第16-19页
     ·联合处理技术第16-18页
     ·协同波束赋形技术第18-19页
   ·CoMP相关技术研究第19-23页
     ·CoMP用户和协作集的选择第20-22页
     ·CoMP频率资源规划第22页
     ·CoMP反馈机制第22-23页
   ·本章小结第23-25页
第三章 基于 3D协同波束赋形技术的CoMP算法研究第25-39页
   ·3D波束赋形第25-28页
     ·3D波束赋形介绍第25-26页
     ·3D波束赋形的实现第26-27页
     ·3D波束赋形性能分析第27-28页
   ·3D仿真系统的搭建第28-34页
     ·仿真平台的系统框架和参数设置第28-29页
     ·仿真平台的流程设计第29-30页
     ·3D信道的设计第30-34页
   ·基于联合预编码的 3D协同波束赋形方案第34-36页
     ·3D协同波束赋形的协作集和用户选取第34-35页
     ·基于最大化SLNR的 3D联合预编码第35-36页
   ·算法的性能仿真与分析第36-38页
     ·仿真参数设置第36-38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单小区 3D双波束场景下CoMP技术研究第39-59页
   ·3D双波束系统第39-42页
   ·3D双波束场景下的CB传输模式研究第42-47页
     ·CB模式下的预编码算法研究第42-45页
     ·不同用户分布模式下CB模式系统的性能研究第45-47页
   ·3D双波束场景下的JP传输模式研究第47-50页
   ·3D双波束场景下综合CoMP传输方案第50-57页
     ·用户模式的划分及配对第50-51页
     ·适用于双波束场景下综合CoMP传输方案的新调度算法第51-53页
     ·综合CoMP传输方案流程第53-55页
     ·综合CoMP方案性能分析第55-57页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五章 结束语第59-61页
   ·论文工作总结第59页
   ·展望第59-61页
致谢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研究成果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宽带小型化导航天线的分析与设计
下一篇:粒子滤波并行处理的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