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监察、监督论文

我国基层公务人员腐败的预防研究--以宜丰县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1章 前言第8-17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11页
     ·选题背景第8-10页
     ·选题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4页
     ·关于腐败问题的研究综述第11-13页
     ·关于预防和治理腐败模型的研究第13-14页
   ·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研究思路第15页
   ·重点、难点及可能取得的创新处第15-17页
     ·重点第15页
     ·难点第15-16页
     ·可能取得的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2章 腐败问题概述第17-23页
   ·腐败的概念界定第17-18页
     ·腐败的词源考察第17页
     ·本文对腐败的界定第17-18页
   ·腐败问题的根源分析第18-20页
     ·制度功能缺失导致腐败第18页
     ·委托一代理理论第18-19页
     ·腐败的文化根源论第19页
     ·贫穷是腐败的根源第19页
     ·官员的寻租活动导致腐败第19-20页
   ·腐败的危害性第20页
   ·国内外主要的预防腐败理论第20-23页
     ·分权制衡理论第20-21页
     ·权利监督约束权力理论第21页
     ·国家廉政体系框架理论第21-22页
     ·治理理论第22-23页
第3章 基层公务人员腐败现状及特征第23-36页
   ·基层公务人员概念界定第23-25页
     ·基层公务员的概念第23页
     ·公务人员的概念第23-25页
     ·基层公务人员的概念第25页
   ·宜丰县公务人员腐败案件分析第25-33页
     ·宜丰县纪委、监察局机关职能分工第25-29页
     ·宜丰县纪委、监察局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29-30页
     ·宜丰县纪委、监察局2003年-2012年办案情况分析第30-32页
     ·宜丰县纪委、监察局2007年-2012年受理信访举报情况分析第32-33页
   ·基层公务人员腐败的原因分析第33-36页
     ·制度建设不完善,操作性不强第33-34页
     ·制度落实力,监督缺位第34页
     ·查处力度不够大,警示性和威慑力不足第34-35页
     ·教育不扎实,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第35-36页
第4章 我国基层公务人员腐败预防体系的完善第36-44页
   ·充分发挥县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反腐败功能第36-38页
     ·准确定位功能,加强组织协调第36页
     ·转变工作理念,突出工作重点第36-37页
     ·改进工作方法,加强科技反腐力度第37页
     ·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彰显震慑力第37-38页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第38页
   ·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第38-39页
     ·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第38页
     ·健全工程建设领域制度建设第38-39页
     ·健全信访举报机制第39页
   ·夯实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基础第39-40页
     ·加强农村廉政教育,营造廉政文化氛围第39页
     ·加强村级财务监管第39-40页
     ·建立健全农村基层权力监管机制第40页
     ·严惩农村党员干部腐败第40页
   ·建立健全基层公务人员监督机制第40-42页
     ·尝试设立独立、权威的基层公务人员监督机构第40-41页
     ·充分发挥上级监督部门对基层公务人员的监督作用第41页
     ·加强司法监督第41页
     ·建立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监督网络第41-42页
   ·创新廉政教育模式第42-44页
     ·加强基层公务人员的廉洁自律教育工作第42页
     ·鼓励公众支持和参与廉政教育第42页
     ·实现廉政教育方式多样化第42-43页
     ·对廉政教育效果进行考核第43-44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食品安全行政检查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江西省防震减灾工作考核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