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36页 |
·Mo(W)/S/Cu(Ag)簇聚物的研究进展 | 第15-27页 |
·Mo(W)/S/Cu(Ag)簇聚物的合成 | 第15-21页 |
·Mo(W)/S/Cu(Ag)簇聚物的应用 | 第21-27页 |
·三阶非线性光学 | 第27-29页 |
·三阶非线性光学相关理论 | 第27-28页 |
·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测定 | 第28-29页 |
·时间依赖密度泛函理论 | 第29-34页 |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9-30页 |
·Hohenberg-Kohn定理及Kohn-Sham方程 | 第30-31页 |
·时间依赖密度泛函理论 | 第31-34页 |
·本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研究思路 | 第34-36页 |
第二章 含飞轮形簇或五连接的三维W/S/Cu簇聚物的合成、结构和基态吸收光谱的理论计算研究 | 第36-54页 |
·实验部分 | 第37-38页 |
·簇聚物1和2的合成方法 | 第37-38页 |
·晶体结构的测定 | 第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53页 |
·簇聚物1和2的合成 | 第38-40页 |
·簇聚物1的晶体结构 | 第40-44页 |
·簇聚物2的晶体结构 | 第44-49页 |
·簇聚物1和2的紫外光谱 | 第49-50页 |
·簇聚物1和2基态吸收光谱的理论计算研究 | 第50-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第三章 溶剂诱导法合成三维Mo(W)/S/Cu簇聚物及其结构和基态吸收光谱的理论计算研究 | 第54-70页 |
·实验部分 | 第54-56页 |
·簇聚物3-5的合成方法 | 第54-56页 |
·晶体结构的测定 | 第5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6-68页 |
·簇聚物3-5的合成 | 第56-58页 |
·簇聚物3的晶体结构 | 第58-61页 |
·簇聚物4和5的晶体结构 | 第61-64页 |
·簇聚物3-5的紫外光谱 | 第64-65页 |
·簇聚物5基态吸收光谱的理论计算研究 | 第65-67页 |
·簇聚物3和4的差热分析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第四章 [AgSCN]_n基配聚物的合成、结构、理论计算和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 | 第70-94页 |
·实验部分 | 第71-75页 |
·配聚物6-8的合成方法 | 第71-73页 |
·晶体结构的测定 | 第73-75页 |
·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测定 | 第7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5-92页 |
·配聚物6-8的合成 | 第75-76页 |
·配聚物6的晶体结构 | 第76-78页 |
·配聚物7的晶体结构 | 第78-82页 |
·配聚物8的晶体结构 | 第82-85页 |
·配聚物6-8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 | 第85-91页 |
·配聚物6-8基态吸收光谱的理论计算研究 | 第91-92页 |
·结论 | 第92-94页 |
第五章 研究内扩散法合成三维Mo(W)S/Cu簇聚物与晶体结构 | 第94-110页 |
·实验部分 | 第94-97页 |
·簇聚物9-12的合成方法 | 第94-97页 |
·晶体结构的测定 | 第9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7-109页 |
·簇聚物9-12的合成 | 第97页 |
·簇聚物9-12的晶体结构 | 第97-107页 |
·簇聚物9-12的紫外光谱 | 第107-109页 |
·结论 | 第109-110页 |
第六章 基于4,4'-dpmh配体的三维Mo(W)/S/Cu簇聚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 第110-126页 |
·实验部分 | 第110-113页 |
·簇聚物13和14的合成方法 | 第110-111页 |
·晶体结构的测定 | 第111-11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3-124页 |
·簇聚物13和14的合成 | 第113页 |
·簇聚物13的晶体结构 | 第113-118页 |
·簇聚物14的晶体结构 | 第118-123页 |
·簇聚物13和14的紫外光谱 | 第123-124页 |
·结论 | 第124-126页 |
第七章 调节反应物摩尔比合成Mo(W)/S/Cu簇聚物及其晶体结构的研究 | 第126-140页 |
·实验部分 | 第126-129页 |
·簇聚物15-17的合成方法 | 第126-129页 |
·晶体结构的测定 | 第1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29-139页 |
·簇聚物15-17的合成 | 第129页 |
·簇聚物15的晶体结构 | 第129-132页 |
·簇聚物16的晶体结构 | 第132-134页 |
·簇聚物17的晶体结构 | 第134-137页 |
·簇聚物15-17的紫外光谱 | 第137-139页 |
·结论 | 第139-140页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40-144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0-141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41页 |
·展望 | 第141-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64页 |
致谢 | 第164-16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第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