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表面微纳米精细结构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9页
   ·引言第13-14页
   ·表面润湿性理论基础第14-21页
     ·静态接触角第14-16页
     ·Wenzel理论第16-17页
     ·Cassie理论第17-18页
     ·Wenzel模型与Cassie模型的转换第18-19页
     ·接触角滞后第19-21页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第21-30页
     ·模板法(Template method)第21-22页
     ·印刷法(Lithography method)第22-24页
     ·化学沉积法(Chemical deposition method)第24-26页
     ·自组装法(Assembly method)第26-28页
     ·溶胶-凝胶法(Sol-gel method)第28-29页
     ·溶剂-非溶剂法(Solvent/nonsolvent method)第29-30页
     ·湿化学方法(Wet chemical methods)第30页
   ·表面润湿性的可逆调控第30-35页
     ·光响应的可控润湿性第31-32页
     ·热响应的可控润湿性第32-33页
     ·电场作用下的可控润湿性第33-34页
     ·应力作用下的可控润湿性第34-35页
   ·超疏水表面的应用第35-36页
     ·超疏水表面在自清洁中的应用第35页
     ·超疏水表面在流体减阻中的应用第35-36页
     ·超疏水表面在防腐蚀中的应用第36页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第36-39页
     ·选题依据第36-37页
     ·研究内容第37-39页
第二章 聚丙烯基表面微纳米精细结构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第39-59页
   ·溶剂-非溶剂法制备超疏水聚丙烯表面及其性能研究第39-51页
     ·实验部分第39-41页
     ·结果与讨论第41-51页
   ·二氧化钛改性超疏水聚丙烯表面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第51-58页
     ·实验部分第51-53页
     ·结果与讨论第53-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三章 聚苯乙烯基表面微纳米结构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第59-79页
   ·溶剂-非溶剂法制备超疏水聚苯乙烯表面及其性能研究第59-71页
     ·实验部分第59-61页
     ·结果与讨论第61-68页
     ·理论研究第68-71页
   ·纳米二氧化钛改性超疏水聚苯乙烯表面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第71-77页
     ·实验部分第71-72页
     ·结果与讨论第72-77页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四章 金属基表面微纳米精细结构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第79-107页
   ·铜基超疏水表面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第79-92页
     ·实验部分第80-82页
     ·结果与讨论第82-92页
   ·铝基超疏水表面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第92-106页
     ·实验部分第93-95页
     ·结果与讨论第95-106页
   ·本章小结第106-107页
第五章 玻璃表面微纳米精细结构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第107-121页
   ·实验部分第108-110页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108页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第108-109页
     ·表征方法第109-110页
   ·结果与讨论第110-120页
     ·刻蚀后玻片表面分析第110-112页
     ·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修饰后玻片表面分析第112-113页
     ·系统条件对玻片表面形貌及润湿性影响第113-118页
     ·超疏水玻璃表面稳定性的研究第118-120页
   ·本章总结第120-12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21-125页
   ·结论第121-122页
   ·本论文创新点第122-123页
   ·进一步研究与展望第123-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37页
致谢第137-139页
博士期间参与及承担的科研项目第139-14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第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硅基微/纳米材料表面印迹选择性识别与分离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及机理研究
下一篇:Mo(W)/S/Cu簇聚物与[AgSCN]_n基配聚物的合成、结构、理论计算及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