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论中国影子银行监管的法律完善

致谢第1-4页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12页
前言第12-13页
一、影子银行概述第13-26页
 (一) 国内外研究概述第13-14页
 (二) 影子银行的内涵第14-16页
  1. 影子银行的法律本质第14-15页
  2. 影子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特征第15-16页
  3. 小结第16页
 (三) 影子银行的外延第16-18页
  1. 依据不同的发起主体第16-17页
  2. 依据是否获得官方支持以及支持程度第17-18页
 (四) 影子银行隐含的风险及其影响第18-26页
  1. 影子银行体系的运行模式分析第18-19页
  2. 影子银行的潜在风险第19-22页
  3. 影子银行的正面影响第22-23页
  4. 影子银行的负面影响第23-26页
二、我国影子银行法律监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6-34页
 (一) 我国影子银行法律监管体系的现状第27-30页
  1.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第27页
  2.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具体法律监管制度第27-28页
  3. 近年来金融监管措施的完善第28-30页
 (二) 我国影子银行法律监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第30-34页
  1. 监管理念的问题第30-32页
  2. 具体法律法规的问题第32-33页
  3. 内控机制与自律监管机制不完善第33页
  4 资信评级制度不完善第33-34页
三、影子银行的国际监管实践第34-40页
 (一) 主流国家及地区的监管实践第34-36页
  1. 美国第34-35页
  2. 欧盟第35-36页
 (二) 国际组织的监管实践第36-38页
  1. 监管思路第36-37页
  2. 监管制度的构建第37-38页
 (三) 国际监管实践小结第38-40页
  1. 监管范围的扩大第38-39页
  2. 监管标准的提高第39页
  3. 构建风险隔离带第39页
  4. 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第39-40页
四、我国影子银行法律监管体系的改革建议第40-45页
 (一) 监管理念应当与时俱进第40-41页
  1. 正确看待影子银行的地位第40页
  2. 适度监管,鼓励创新第40-41页
  3. 建立宏观审慎监管理念第41页
 (二)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监管制度第41-43页
  1. 加强监管主体间的合作第41-42页
  2. 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第42页
  3.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第42-43页
  4. 健全影子银行内控制度第43页
 (三) 加强行业自律和国际间的协作第43-45页
  1. 加强行业自律第43-44页
  2. 加强国际间的协作第44-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公司瑕疵设立的救济措施比较
下一篇:时尚产业单一颜色商标的可保护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