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序言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相关研究和动态综述 | 第9-12页 |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2 企业年金概述 | 第14-20页 |
·企业年金的定义及其现代经济学理论 | 第14页 |
·企业年金业务的特点 | 第14-17页 |
·安全性 | 第14-15页 |
·便捷性 | 第15-16页 |
·增值性 | 第16-17页 |
·商业银行在企业年金业务中扮演的角色及特点 | 第17-20页 |
·受托人职责及特点 | 第17-18页 |
·账管人职责及特点 | 第18页 |
·托管人职责及特点 | 第18-20页 |
3 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年金业务现状 | 第20-29页 |
·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年金业务行业分析 | 第20-23页 |
·政策因素 | 第20-21页 |
·经济因素 | 第21-22页 |
·社会因素 | 第22页 |
·技术因素 | 第22-23页 |
·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年金市场情况分析 | 第23-29页 |
·受托市场分析 | 第23-25页 |
·账管市场分析 | 第25-26页 |
·托管市场分析 | 第26-29页 |
4 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年金业务的案例分析 | 第29-39页 |
·A 银行企业年金业务组织架构 | 第29-30页 |
·A 银行企业年金业务的发展成效 | 第30-32页 |
·全面搭建业务架构,产品体系不断完善 | 第30-31页 |
·客户群体发展壮大,市场影响力逐步提高 | 第31-32页 |
·A 银行企业年金业务竞争态势分析 | 第32-37页 |
·行业内竞争者的威胁 | 第32-34页 |
·替代品的威胁 | 第34-35页 |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第35页 |
·新加入者的威胁 | 第35-36页 |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第36-37页 |
·A 银行企业年金业务的不足 | 第37-39页 |
·业务范围相对狭窄,收入增长空间有限 | 第37页 |
·产品特色不鲜明,经营体制仍需完善 | 第37-39页 |
5 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年金业务的发展建议 | 第39-52页 |
·进一步拓宽产品线 | 第39-41页 |
·积极参与企业年金投资管理 | 第39-40页 |
·积极研发个人养老理财产品 | 第40-41页 |
·积极参加职业年金业务 | 第41-43页 |
·构建职业年金业务组织管理架构 | 第41-42页 |
·积极参与职业年金业务运营 | 第42-43页 |
·进一步做好竞争情报工作 | 第43-45页 |
·国有商业银行开展竞争情报工作的必要性 | 第43页 |
·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年金业务竞争情报工作机制 | 第43-45页 |
·引入平衡计分卡考核机制 | 第45-49页 |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年金业务发展战略设想 | 第45页 |
·平衡计分卡在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年金业务绩效考核中的应用 | 第45-49页 |
·进一步做好客户关系管理工作 | 第49-52页 |
·多措并举提高企业年金服务水平 | 第49-50页 |
·加强企业年金人才建设工作 | 第50-52页 |
6 结论 | 第52-53页 |
7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8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