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陆稻(旱稻)论文

旱稻Ac/Ds标签遗传转化体的构建与转座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9页
缩略词第9-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4页
   ·水旱稻突变体库的构建第10-16页
     ·水旱稻突变体库的构建意义第10页
     ·水旱稻突变体库的构建方法和进展第10-16页
   ·突变体与育种第16-19页
     ·矮杆第16-17页
     ·雄性不育第17-18页
     ·品质第18-19页
     ·产量第19页
     ·抗逆性第19页
   ·Ac/Ds标签构建水稻突变体库的研究进展第19-20页
     ·Ds转座体的筛选鉴定第19-20页
     ·突变体库的应用第20页
   ·转基因水稻的阳性筛选第20-21页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旱稻第21-22页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植物原理第21页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稻的影响因素第21-22页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旱稻研究进展第22页
   ·山梨醇对提高栽培稻愈伤组织分化率的意义第22-23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第23-24页
第二章 山梨醇对栽培稻成熟胚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第24-33页
   ·材料第24页
   ·方法第24-25页
     ·培养基配方第24页
     ·分化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碳源(蔗糖和麦芽糖)第24页
     ·各培养阶段添加不同浓度山梨醇及分化阶段山梨醇与本底蔗糖浓度配比第24-25页
     ·愈伤的诱导,继代和分化第25页
     ·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第25页
   ·结果与分析第25-31页
     ·不同培养基对成熟胚愈伤诱导率和分化率的比较分析第25-27页
     ·分化培养基中不同碳源对成熟胚愈伤分化率的影响第27页
     ·愈伤诱导阶段添加山梨醇对成熟胚愈伤诱导率的影响第27-28页
     ·各培养阶段添加山梨醇对愈伤分化的影响第28-29页
     ·分化阶段山梨醇与本底蔗糖浓度配比对愈伤分化的影响第29-31页
   ·讨论第31-33页
第三章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把Ds转入HD297中第33-47页
   ·材料第33页
     ·植物材料第33页
     ·菌株和载体第33页
   ·方法第33-39页
     ·农杆菌介导Ds转化早稻第33-35页
     ·T_1代转基因植株种子潮霉素筛选第35页
     ·转基因植株分子检测第35-39页
   ·结果与分析第39-43页
     ·农杆菌介导Ds转化旱稻第39-41页
     ·T_1代转基因植株种子潮霉素筛选第41页
     ·转基因植株分子检测第41-43页
   ·其他遗传转化第43-45页
     ·Ac对HD297的遗传转化第43-44页
     ·Ac/Ds对毫格劳的遗传转化第44页
     ·另一种Ds载体对HD297的遗传转化第44-45页
   ·讨论第45-47页
第四章 旱稻转Ac/Ds后代筛选与Ds转座分析第47-65页
   ·材料第47页
   ·方法第47-49页
     ·Ac材料与Ds材料的纯合筛选第47-48页
     ·Ac材料与Ds材料的田间杂交及杂交F_1代的种植第48页
     ·杂交F_2代种植及田间苗期叶片涂抹Basta处理与室内叶片潮霉素和G418处理第48-49页
     ·杂交F_2代叶片PCR鉴定第49页
   ·结果与分析第49-62页
     ·Ac材料与Ds材料的纯合筛选第50-53页
     ·Ac材料与Ds材料的田间杂交及后代种植第53页
     ·杂交F_2代田间苗期叶片涂抹Basta处理与室内叶片潮霉素和G418处理第53-55页
     ·PCR扩增结果及Ds的转座第55-58页
     ·叶片抗生素处理与PCR结果的一致性分析第58-61页
     ·Ds转座的其他分子证据第61-62页
   ·讨论第62-65页
     ·抗生素对转基因种子的筛选效果第63页
     ·抗生素筛选与基因沉默和Ds转座的关系第63页
     ·Ac/Ds系统在构建旱稻突变体库中的应用方法第63-65页
第五章 Ac和Ds株系突变特点及其部分农艺性状变异分析第65-80页
   ·材料第65页
   ·方法第65页
     ·材料种植与性状调查第65页
     ·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第65页
   ·结果第65-79页
     ·Ac和Ds株系表型观察第65页
     ·Ac和Ds株系农艺性状变异性分析第65-67页
     ·Ac和Ds株系各农艺性状测量值相对HD297分布情况第67-71页
     ·Ac和Ds株系各农艺性状差异显著性分析第71-73页
     ·Ac和Ds株系各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第73-74页
     ·Ac和Ds株系各农艺性状的主成份分析第74-76页
     ·Ac和Ds株系各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第76-79页
   ·讨论第79-80页
第六章 结论第80-82页
   ·山梨醇对栽培稻成熟胚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第80页
   ·Ds在HD297中的遗传转化第80页
   ·旱稻转Ac/Ds后代筛选与Ds转座分析第80页
   ·Ac和Ds株系突变特点及其部分农艺性状变异分析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93页
致谢第93-94页
附录Ⅰ第94-95页
附录Ⅱ第95-96页
附录Ⅲ第96-97页
作者简历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米Wrk1基因编码ZmTUBB5蛋白影响姊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和胚乳的发育
下一篇:有机施肥模式对植烟土壤微生态的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