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4页 |
| 1.前言 | 第14-16页 |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16-26页 |
| ·研究对象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26页 |
| ·腰部吊带式膝踝足矫形器的设计与佩戴 | 第17-18页 |
| ·实验设计 | 第18页 |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步态参数测定 | 第19-20页 |
| ·运动学参数 | 第19页 |
| ·动力学参数 | 第19-20页 |
| ·实验仪器和分析软件 | 第20-21页 |
| ·主要仪器及分析软件 | 第20页 |
| ·实验耗材 | 第20页 |
| ·步行通道 | 第20-21页 |
| ·实验准备 | 第21-23页 |
| ·摄像头及分析系统的摆放和放置 | 第21页 |
| ·定位标记点 | 第21-22页 |
| ·marker 采集原理 | 第22-23页 |
| ·测试过程 | 第23-24页 |
| ·身高和体重的测量 | 第23页 |
| ·三维运动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 第23-24页 |
|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第24-25页 |
| ·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 | 第24-25页 |
| ·数据标准化处理 | 第25页 |
| ·统计学分析 | 第25-26页 |
| 3.研究结果 | 第26-36页 |
| ·时空参数 | 第26-28页 |
| ·空间参数 | 第26-27页 |
| ·时间参数 | 第27-28页 |
| ·下肢关节角度和关节活动度 | 第28-31页 |
| ·关节力矩 | 第31-34页 |
| ·地面反作用力 | 第34-35页 |
| ·健侧的关节角度-时间 | 第35-36页 |
| 4.讨论 | 第36-47页 |
| ·踝足矫形器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 第36-37页 |
| ·腰部吊带式膝踝足矫形器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影响的生物力学分析 | 第37-46页 |
| ·时空参数 | 第37-39页 |
| ·下肢关节角度和关节活动度 | 第39-42页 |
| ·矫形器改善踝关节背屈,减小步行时踝关节跖屈和内翻 | 第39-40页 |
| ·矫形器增大膝关节的平均屈曲角度,减少膝过伸 | 第40-41页 |
| ·矫形器改善髋关节伸展,减小摆动期外展 | 第41-42页 |
| ·关节力矩 | 第42-45页 |
| ·矫形器减小了踝关节的跖屈力矩,改善了踝背屈功能 | 第43页 |
| ·矫形器对控制膝关节的屈伸和内收外展有一定的作用 | 第43-44页 |
| ·矫形器促进了髋关节外展力矩的减小 | 第44-45页 |
| ·地面反作用力 | 第45-46页 |
| ·矫形器对健侧下肢关节角度的影响 | 第46页 |
| ·研究局限与不足 | 第46-47页 |
| 5 结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 文献综述 | 第53-70页 |
| 1.下肢矫形器的分类及设计改良 | 第54-55页 |
| ·下肢矫形器分类 | 第54页 |
| ·下肢矫形器的设计改良 | 第54-55页 |
| 2.下肢矫形器在偏瘫康复中改善步行能力的影响 | 第55-61页 |
| ·矫形器对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 | 第55-57页 |
| ·矫形器对关节角度-时间和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 第57-58页 |
| ·矫形器对力和力矩的影响 | 第58-60页 |
| ·矫形器对下肢对称性的影响 | 第60-61页 |
| 3.步态分析的方法及选择 | 第61-62页 |
| 4.总结 | 第62-63页 |
| 5.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 附表 1 | 第70-71页 |
| 附件 2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研究生个人简历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