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国内外关于现代农业的研究 | 第12-15页 |
·国内外关于信贷支农的研究 | 第15-17页 |
·国内外关于金融产品创新的研究 | 第17-20页 |
·简单评述 | 第20页 |
3 研究方法和篇章结构 | 第20-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本文的篇章结构安排 | 第21-22页 |
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分析 | 第23-33页 |
1 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分析 | 第23-27页 |
·湖南农业发展概况 | 第23页 |
·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 第23-25页 |
·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 第25-27页 |
2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支持 | 第27-33页 |
·现代农业发展中各类型农业的信贷需求 | 第28-29页 |
·现代农业发展中各主体的信贷需求 | 第29-30页 |
·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农村信用社支农信贷提出了新的要求 | 第30-33页 |
第三章 湖南农村信用社现有信贷产品与现代农业信贷需求的适应性分析 | 第33-39页 |
1 现有信贷产品种类介绍 | 第33-35页 |
2 现有信贷产品适应性、特征及需创新之处分析 | 第35-38页 |
·现有信贷产品的适应性分析 | 第35-37页 |
·现有信贷产品的特点及需创新之处分析 | 第37-38页 |
3 湖南农村信用社信贷产品亟需创新 | 第38-39页 |
第四章 阻碍湖南农村信用社信贷产品创新的因素分析 | 第39-44页 |
1 外部因素 | 第39-41页 |
·法规和监管层面 | 第39-40页 |
·信用体系层面 | 第40页 |
·风险分散机制层面 | 第40-41页 |
2 内部因素 | 第41-44页 |
·管理体制层面 | 第41-42页 |
·激励机制层面 | 第42页 |
·创新人才层面 | 第42-44页 |
第五章 湖南省地方农村信用社信贷产品创新的案例分析 | 第44-49页 |
1 洪江农商银行信贷产品创新--“银林通”林权贷款 | 第44-45页 |
·创新之处分析 | 第44-45页 |
·创新成效 | 第45页 |
2 醴陵联社信贷产品创新--“订单农业贷款” | 第45-47页 |
·创新之处分析 | 第45-46页 |
·创新成效 | 第46-47页 |
3 龙山县农村信用联合社信贷产品创新 | 第47-48页 |
·创新之处分析 | 第47-48页 |
·创新成效 | 第48页 |
4 湖南省地方农村信用社信贷产品创新的启示 | 第48-49页 |
第六章 湖南农村信用社信贷产品创新方向分析及加快创新步伐的对策和建议 | 第49-53页 |
1 湖南农村信用社信贷产品创新的方向 | 第49页 |
2 加快湖南农村信用社信贷产品创新的对策和建议 | 第49-53页 |
·实施分类与区别监管 | 第49-50页 |
·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 第50页 |
·健全农业风险分散机制 | 第50-51页 |
·完善农村信用社内部管理体制 | 第51页 |
·完善创新激励机制 | 第51-52页 |
·引进和培养创新人才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个人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