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绪论 | 第13-21页 |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14-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问题提出 | 第16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研究路线与方法 | 第17-18页 |
·突破与创新 | 第18页 |
·论文框架 | 第18-21页 |
2 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 | 第21-37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1-27页 |
·风景道立法 | 第21-23页 |
·风景道管理 | 第23-24页 |
·风景道投融资 | 第24-26页 |
·风景道营销 | 第26页 |
·风景道评估 | 第26-27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7-31页 |
·风景道立法 | 第27-28页 |
·风景道管理 | 第28页 |
·风景道投融资 | 第28-29页 |
·风景道营销 | 第29-30页 |
·风景道评估 | 第30-31页 |
·综述总结 | 第31-32页 |
·相关理论与方法 | 第32-37页 |
·公共产品理论(Public Goods Theory) | 第32-33页 |
·制度理论(Institutional Theory) | 第33-35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 第35页 |
·政府职能理论(Government Function Theory) | 第35-37页 |
3 美国风景道制度框架 | 第37-69页 |
·美国风景道立法 | 第37-40页 |
·目的 | 第37-38页 |
·现状 | 第38-39页 |
·评述 | 第39-40页 |
·美国风景道管理体制 | 第40-47页 |
·目的 | 第40-41页 |
·现状 | 第41-46页 |
·评述 | 第46-47页 |
·美国风景道基金资助 | 第47-54页 |
·目的 | 第47-48页 |
·现状 | 第48-54页 |
·评述 | 第54页 |
·美国风景道技术规范 | 第54-61页 |
·目的 | 第54-55页 |
·现状 | 第55-61页 |
·评述 | 第61页 |
·美国风景道监管 | 第61-69页 |
·目的 | 第62页 |
·现状 | 第62-67页 |
·评述 | 第67-69页 |
4 中国风景道制度框架设计 | 第69-101页 |
·中国风景道立法 | 第69-73页 |
·立法机构及职能 | 第70-72页 |
·立法内容 | 第72-73页 |
·中国风景道管理体制 | 第73-78页 |
·中国公路管理体制 | 第73-76页 |
·中国风景道管理体制 | 第76-78页 |
·中国风景道投资制度 | 第78-89页 |
·风景道投资主体 | 第79-81页 |
·中国风景道政府投资的主要方式 | 第81-89页 |
·中国风景道营销 | 第89-94页 |
·风景道营销目标 | 第89-90页 |
·风景道营销主体 | 第90-92页 |
·风景道营销手段 | 第92-94页 |
·中国风景道评估体系 | 第94-101页 |
·评估机构及职能 | 第94-96页 |
·评估程序 | 第96-97页 |
·评估标准 | 第97-99页 |
·评估方法 | 第99-101页 |
5 中美风景道制度框架比较 | 第101-105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105-107页 |
·主要结论 | 第105页 |
·不足与研究展望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09页 |
作者简历 | 第109-11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