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深海热液区几种铠甲虾形态学分类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1页
   ·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5页
   ·铠甲虾分类概述第15-17页
   ·分子系统发生学第17-18页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第18-21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1-28页
   ·实验材料第21-22页
     ·样品信息第21页
     ·试剂盒、载体、引物第21-22页
     ·仪器、设备第22页
   ·形态分类研究方法第22-24页
     ·铠甲虾主要形态分类特征第22-23页
     ·形态分类研究方法第23-24页
   ·系统发育研究方法第24-28页
     ·基因组总 DNA 的提取第24-25页
     ·PCR 扩增第25页
     ·PCR 扩增产物的纯化第25-26页
     ·连接、转化、克隆、测序第26-28页
第三章 形态学分类结果与讨论第28-52页
   ·形态学分类结果第28-48页
     ·刺铠虾属Munida Leach, 1820第28-39页
     ·毛铠甲虾属 Kiwa Macpherson, Jones & Segonzac, 2005第39-48页
   ·形态分类讨论第48-52页
第四章 分子生物学分类结果与讨论第52-66页
   ·刺铠虾分子生物学分类结果与讨论第52-61页
     ·刺铠虾分子生物学分类结果第52-59页
     ·刺铠虾分子生物学分类结果讨论第59-61页
   ·毛铠甲虾分子生物学分类结果与讨论第61-65页
     ·毛铠甲虾分子生物学分类结果第61-64页
     ·毛铠甲虾分子生物学分类结果讨论第64-65页
   ·铠甲虾分类中分子标记讨论第65-66页
第五章 不足与展望第66-68页
附录A 遗传距离表第68-71页
附录B 铠甲虾照片第71-73页
附录C 林氏铠甲虾新种描述第73-76页
参考文献第76-85页
致谢第85-86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极普里兹湾碳酸盐体系与碳通量研究
下一篇: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分子LVAKT与LVFLOT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