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印刷在晶体硅太阳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太阳电池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 ·丝网印刷技术发展概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2-13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第12-13页 |
| ·本文的组织架构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太阳电池基本理论与丝网印刷原理简介 | 第15-25页 |
| ·太阳电池基本理论 | 第15-20页 |
| ·晶体桂太阳电池的结构 | 第15页 |
| ·太阳电池等效电路 | 第15-17页 |
| ·太阳电池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 ·太阳电池工艺流程 | 第18-19页 |
| ·提高硅太阳电池转换效率的方法 | 第19-20页 |
| ·太阳电池丝网印刷基本原理 | 第20-21页 |
| ·丝网印刷原理简介 | 第20-21页 |
| ·丝网印刷的局限性 | 第21页 |
| ·网版制作基本原理 | 第21-25页 |
| ·网版制作的基本流程 | 第21-22页 |
| ·网版一些主要参数 | 第22-25页 |
| 第三章 实验仪器及实验设备 | 第25-31页 |
| ·实验仪器 | 第25-27页 |
| ·Baccini丝网印刷设备 | 第25页 |
| ·烧结设备 | 第25-27页 |
| ·测试设备 | 第27-31页 |
| ·LSM | 第27页 |
| ·SEM | 第27-28页 |
| ·Corescan | 第28页 |
| ·PL/EL测量 | 第28-29页 |
| ·太阳电池效率测试仪 | 第29页 |
| ·四探针法测量方块电阻 | 第29-31页 |
| 第四章 网版工艺在太阳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 第31-43页 |
| ·网版工艺对电池效率的影响 | 第31-35页 |
| ·新模型数学表达式推导过程 | 第31-32页 |
| ·粘结系数K_1和K_2的确定 | 第32-33页 |
| ·实验数据对新模型进行验证 | 第33-34页 |
| ·浆料的流变性对新模型粘结系数的影响 | 第34页 |
| ·在新模型中感光胶厚度对墨层厚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 ·网版参数对电池印刷的影响 | 第35-38页 |
| ·感光胶膜厚实验 | 第35-37页 |
| ·不同网版厚度实验 | 第37-38页 |
| ·涂布均匀性实验 | 第38-40页 |
| ·涂布次数与网版厚度的关系 | 第38-39页 |
| ·涂布次数与网版表面粗糙度的关系 | 第39-40页 |
| ·两种网版制作方式对比实验 | 第40页 |
| ·不同网布材料对比性实验 | 第40-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二次丝网印刷技术对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43-61页 |
| ·丝网印刷参数优化 | 第43-45页 |
| ·印刷速度优化实验 | 第43-44页 |
| ·多角度刮条设计思路 | 第44-45页 |
| ·不同硬度刮条实验 | 第45页 |
| ·峰值烧结温度对电池填充因子FF的影响 | 第45-48页 |
| ·二次印刷实验 | 第48-54页 |
| ·烧结后栅线的高宽比对比 | 第51页 |
| ·烧结后栅线的SEM图对比 | 第51-52页 |
| ·I-V特性曲线图对比 | 第52页 |
| ·栅线电阻、接触电阻对比 | 第52-53页 |
| ·电池的PL图像对比 | 第53-54页 |
| ·丝网印刷电极与电镀电极对比实验 | 第54-59页 |
| ·相同遮光面积下对比 | 第56页 |
| ·不同栅线间距对比 | 第56-58页 |
| ·相同遮光面积情况下对比 | 第58-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1-62页 |
| ·总结 | 第61页 |
| ·展望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