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外建筑风环境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国内建筑风环境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高层建筑群风环境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现场实测 | 第15页 |
·风洞试验 | 第15页 |
·数值模拟 | 第15-16页 |
·建筑环境风场特殊性 | 第16-17页 |
·建筑环境风能应用实例 | 第17-19页 |
·目前建筑风能利用的不足及需考虑的问题 | 第19-21页 |
第2章 风能利用基本理论 | 第21-34页 |
·风能基本概念 | 第21-24页 |
·风能密度 | 第21-22页 |
·风机利用的风能 | 第22-24页 |
·风速倾斜角对风功率的影响 | 第24页 |
·建筑环境中的风能利用 | 第24-28页 |
·建筑环境中的风资源 | 第24-26页 |
·风能利用基本形式 | 第26-27页 |
·建筑环境风能利用效能评价指标 | 第27-28页 |
·CFD数值模拟方法 | 第28-31页 |
·CFD简介 | 第28页 |
·控制方程 | 第28-30页 |
·求解方法 | 第30-31页 |
·CFD数值模拟计算过程 | 第31-33页 |
·基本假定 | 第31页 |
·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 | 第31页 |
·湍流模型的选取 | 第31-32页 |
·边界条件 | 第32-33页 |
·计算方法 | 第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群体建筑平面布局风能利用效能研究 | 第34-45页 |
·单体建筑风场对比 | 第34-35页 |
·侧排安装风力机建筑的风能利用 | 第35-38页 |
·侧排安装风力机形式 | 第35页 |
·建筑体型对侧排风能利用的影响 | 第35-38页 |
·风力机安装位置的选择 | 第38页 |
·不同平面布局下群体建筑风能利用 | 第38-43页 |
·行人舒适度 | 第40页 |
·屋顶风能比较 | 第40-42页 |
·侧排风能比较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群体建筑立面布局风能利用效能研究 | 第45-56页 |
·前置建筑的影响 | 第45-50页 |
·前置建筑高度影响 | 第45-47页 |
·建筑间距影响 | 第47-48页 |
·前置建筑宽度的影响 | 第48-49页 |
·前置建筑屋顶形式的影响 | 第49-50页 |
·来流分离特征角度的影响 | 第50-52页 |
·来流分离特征角度定义 | 第50-51页 |
·风速增大系数与β的关系 | 第51页 |
·前置建筑宽度影响的本质 | 第51-52页 |
·前置建筑屋顶影响的本质 | 第52页 |
·左右建筑的影响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5章 建筑环境中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对风场的影响 | 第56-68页 |
·CFD研究方法 | 第56-59页 |
·滑移网格介绍 | 第57-58页 |
·风力机几何与气动性能相关概念 | 第58-59页 |
·湍流模型比较 | 第59页 |
·计算实例 | 第59-63页 |
·几何模型 | 第60页 |
·边界条件与参数设置 | 第60页 |
·结果分析 | 第60-63页 |
·二维小型垂直风力机尾流研究 | 第63-66页 |
·来流风速的影响 | 第63-64页 |
·风力机转速的影响 | 第64-65页 |
·来流与尾流差与叶尖比的关系 | 第65-66页 |
·三维小型垂直风力机尾流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6章 杭州市民中心风能利用优化 | 第68-80页 |
·市民中心介绍 | 第68-69页 |
·侧排风能利用研究 | 第69-72页 |
·点O1在三个风向下的风能研究 | 第70-71页 |
·点O1、O2、O3迎风时的风能研究 | 第71-72页 |
·连廊风能利用研究 | 第72-74页 |
·竖向优化 | 第74-78页 |
·在一座建筑上安装一排风力机 | 第77-78页 |
·在两座建筑上各安装一排风力机 | 第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80-81页 |
·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作者简历 | 第86页 |
基本信息 | 第86页 |
教育经历 | 第86页 |
发表论文 | 第86页 |